《周易》与制器尚象

第六节 《周易》与制器尚象

“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意思是《易经》为开发万物、开启制度的一门大学问。《易经》作为群经之首、万法之源,可谓博大精深,它将“象、数、理、占”四大体系有机地统一在一起,是我国古典哲学、理学、逻辑学、美学的基础。据研究,今天人类自然科学的高端领域,如相对论、量子力学等许多原理却能在易学中找到根基乃至答案。周易认为阴阳对立统一与变化是宇宙的根本规律,它把复杂的宇宙世界化简为阴阳二元素,用阴爻“--”和阳爻“—”表示,宇宙间的诸事诸物不过是阴阳二元的数量、次序、方式等交感流化的结果。这与今天所知的物质与暗物质、万有引力和暗能量、微观领域的正粒子和负粒子、量子的左旋与右旋等相一致;由“0”“1”形成的数字逻辑电路的有限或极限叠加,便形成了数字化的大千世界,也就是今天人类无不能用数字化来表达和计算整个宇宙万物,这与刚爻与柔爻的无限交错,化生万物的基本机制是一致的。

开物成务思想重在造物方法论,而且《周易·系辞下》以大量案例阐述了“取象开物”“取象成务”的基本原理。周易的开物思想和现代产品语义学有很大的关联性,产品语义学是从符号学视角提出产品象征性设计方法。象征性设计是人类艺术思维的共性,在世界各民族传统思维意识中都有,所表现的当代文创设计不但要在符号上体现本土文化特色,而且要根植于民族的思维方法和造型思维机制。当现代语义学为地域性文化符号的选择提供思路时,如何在原符号和设计载体之间找到映射关系,构建立意?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意象思维在现代文创设计中具有新的方法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