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夯墙和土坯墙
2025年09月26日
(一)土夯墙和土坯墙
土夯墙和土坯墙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形式。古代的城墙和农耕庄园外墙多用土夯墙,普通农家院内的屋墙也有用土夯的,但更多的是用土坯砌筑的。
土夯墙,土夯墙的筑造在西北地区主要是用平行椽子(或长木板)夹住,填土夯实。方法是,用麻绳将两个平行椽子横向拉紧,两个平行椽子之间的距离就是墙的厚度,形成一个由椽子夹成的平行的槽,中间填进疏松的湿土,再用夯杵打实,完成一个夯层,再次在夯实的墙面顶上再夹上椽子,再次填土夯实,如此反复就逐渐加高,墙就打起来了。一般打比较大而长的墙,需要一个团队,分工协作才能完成,填土的人上土,架椽的架椽,打夯的打夯,特别是打夯需要多人列队,唱着打夯歌夯,这样节奏一致,且不费力。
打墙时麻绳与椽子的扣系需要一定的方法技巧,不挽死结,用一个短木棍将麻绳和椽子以可抽拉的活结扣住,等到椽内的土夯实,抽拉麻绳抽头椽木随即掉落。再次在夯土平面上用麻绳扣绑椽木,填土夯实,如此反复土墙就逐渐夯筑高了(图4-31)。
图4-31 传统土夯墙制作工具及工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