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河中上游原始彩陶的地域适应性及其指事性意象分析
古陶器是原始农耕部族适应定居生活的产物,早期的定居文明大多是沿河湖生活的,生活地若有适合的黏土资源,往往会产生水、火、土的文化—陶器文化。探讨彩陶的地域适应性应依据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总体状况进行阶段性划分,进而弄清彩陶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最后才能说明彩陶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关系。正如郎树德先生所言,要弄清彩陶文化,必须要了解使用彩陶的人们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精神理念以及社会生活、自然环境等,也就是要搞清楚这些彩陶是干什么用的,是日常生活用品还是随葬品或祭祀用品?先民要用它达到什么目的和功用?纵观史前文化,大体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属于山林采集和狩猎文化,新石器时代是以彩陶为标志的从山林走向山前的河流定居文化,最后随着第一次社会分工又走向农耕和游牧及农牧结合的史前晚期文化。据此可以将史前文化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并依据三个阶段的生产生活方式特征分析黄河中上游地区早期人类造物文化的地域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