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分析测试法
产品语意设计可以是设计师依据自己对地域文化的理解或之前座谈讨论确定的目标原符号进行设计,也可按照调查测试后的原符号特征进行设计,因而,地域性符号的提取方法可分为先设计再调查测试和先调查再设计再测试两类。
1.先设计再调查测试
(1)提取地域性原符号
设计师根据自己的设计经验和知识阅历,提取地域性原符号,进行筛选,制作原符号情境分析图。这种设计方法对设计师个人要求很高,除了本地设计师可以承担此类设计外,外地设计师最好有在本地生活的经历,而且在设计评价时,两类设计师都可参与。这一点也很重要,在此类设计中,既要有本地设计者对当地文化的体验深度,也要有异地欣赏者对目标地文化的敏感度。情境分析既要有文化符号的收集、筛选、分析,在地域性原符号收集整理中,又要按设计目标将符号按语意内涵归纳分类,在调查中有利于设计师和使用者之间的语意认知比较。如图6-21所示是按照设计师的语意认知将马家窑彩陶的原符号收集的筛选图板。
图6-21 按语意内涵归纳筛选后的马家窑彩陶原符号看板
(2)使用人群定位
在搜集整理设计原符号的同时,还要整理消费者的情境看板,得出产品使用人群的性格、产品喜好等生活方式的形态模型。根据设定的使用情境,提取产品角色,先提取产品主题性象征角色,再提取产品结构性固有角色。
(3)产品概念设计
根据语意表达词语和语意情境形态图进行语意构思设计,根据两种角色整合画出草图,多次讨论完善,作出效果图或模型样品,再做问卷的认知调查。如图6-22所示,问卷设计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受测者信息,这关乎产品市场定位;第二部分是产品语意设计提案,要通过清晰的立体彩色效果图展现,也可以将三视图、透视图配合展示;第三部分是测试者基于效果图的认知表达,又包括两个小内容,喜好度和语意符合度填写,这些数据采集与调查目的息息相关。
图6-22 基于连体彩陶罐的产品语意设计认知调查表
(4)产品语意测试与调整
产品初步概念提出以后,需要对语意进行测试修正。过程包括受试者选择、问卷设计等。产品语意的调查主要是针对内涵语码。产品三种语码的描述都可以用形容词汇的形式表达。因而在调查问卷设计时,要将形容词汇表分为三种类型。对于设计者而言,内涵语码的认知较难把握,认知倾向不明显,认知较为模糊,需要做认知调查,其他语意相对客观一些。
(5)调查统计与描述
调查数据统计和结论归纳。
(6)修改设计
依据语意测试结论完善语意设计,为了地域符号的精准提取与设计,这个过程可以迭代多次。
2.先调查再设计再测试
两种方法的部分内容和测试手段是完全一致的,但从科学研究角度讲,后一种更科学,制约条件较少,具体过程包括:
(1)准备阶段
进行产品情境分析,设定使用情境,并依据产品立项的目标语意、产品种类进行分组,每组3~5人,选出已有产品的成熟产品语意。
(2)产品样本的筛选
首先广泛搜集各种与设计对象相关的造型图片数十张,将这些图片进行初步分类,去除类型接近的图片,找出10~15张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图片,将这些图片分别彩色打印装订成一本问卷调查样本,图片保持高清质量,能清晰反映各形态特征。
(3)形容词词汇筛选
由于是内涵语码的测试,侧重于了解受试者对产品造型的感觉与偏好,对产品的感觉反映了对产品语意的解读,通常都用形容词来表达。因此,必须找出适合设计对象的各种形容词(以反义词成对列出),从中挑出适合的具有代表性的10组左右的形容词,放到调查样本的每一个产品样本中,再加上一组反映偏好程度的词组,即喜欢与不喜欢。
(4)问卷设计
问卷设计的方法和格式与先设计再调查的研究类型基本相同。
(5)受试者选择进行测试
受试者的选择非常关键,一般要选择产品定位的人群,且分类受试人的层次,应从性别、职业、年龄、收入的各个方面考虑典型性、代表性。
(6)场景设计及填写问卷
调查问卷填写必须在特定场景中完成,场景设计要使受试者轻松愉快,避免弄虚作假的心理,每个受试者只有客观真实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填写到问卷上,该问卷才是有效的。
(7)部分问卷统计整理
先算出每个样品的平均喜欢度,然后将各个样本进行曲线整理(图6-23)。取1.5喜欢度以下的样本和-1.5喜欢度以上的样本。算出各选出样本中,各成对形容词语意的平均值,并列表。从表可以解读到:喜欢的样本其语意特征,不喜欢的样本语意特征。
图6-23 场景设计及部分问卷统计整理调查表
(8)结论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基本知道受试者的语意认知模式,什么是语意喜欢的,什么是语意不喜欢的。
(9)造型设计
根据受试者的语意认知模式,设计师按照选定语意进行造型设计,强化用户喜欢度较高的造型元素,将某种感觉加强并巧妙地变换为新的表达方式。
在意象感性设计中,有时候还需要对初步修改后的语意形态进行二次或三次语意认知的迭代测试,再调查、再修正,根据反馈信息,不断完善语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