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的拟定
一、从社会的观点言:
(一)使学生了解新颖而且实际的社会现象,进而谋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的联络——社会是一关系复杂、时有变迁的人类团体,我们身居其中每不易彻底了解它,学校里教本所记载的常常是经过著者整理的旧材料,所以假使愿意学生准备作社会中的个人,莫妙于使学生实地观察。
(二)将视察的结果报告社会,供将来解决问题的参考——学生的常识经验虽然较少,然而他所写的报告完全立在旁观者的地位,下笔毫无隐讳,真事实自然不难从中找出,足可以作解决社会问题的借镜。
二、从教育的观点言:
(一)培养学生的现代能力——我国是一文化落后的国家,打算奋起直追与列强相抗颉,非使青年吸取西洋最近三百年来文化结晶的精神——开辟经验,参酌本国情形,另开出一条新的途径不可。“社会视察”专供给学生以种种新颖而且庞杂的事实与问题,着力于学生的实际观察力,开辟精神自易发扬,现代能力于是乎养成。
(二)造成学生的社会意识——我国人大多数都是对于家庭的观念强,可是对于社会国家的观念弱,近几十年来的军阀内战,政治窳败,和各种社会罪恶,差不多全是家族自私的恶心理,在那里作祟。查“社会”两字过于抽象,极难使青年明了,“社会视察”非特可以使学校生活与社会生活相联络,而且当学生亲眼观察具体的社会各方面时,自然容易养成一种社会意识(Social Consciousness),彻底了解他个人是社会中的一分子。
(三)引起学生兴趣,并作择业的准备——教育就是生活,兴趣是生活之母,所以学校应时时顾到学生的兴趣。“社会视察”一科抛开死板的书本,视察活的事实,兴趣自是非常的浓厚。何况视察时可以了解社会各方面,回校后按社会需要努力研究,对于择业作一番切实预备功夫,“出路荒”的苦闷便不难打破。
(四)注重客观事实,帮助学术研究与课程改造——现在学生课本多半是著者主观事实的描写,课程全是各教育专家主观规定的,它是否合于学生的需要,与能否引起学生的兴趣,到现在还正在试验中。“社会视察”使学生目睹客观事实,既可帮助现在各学科的科学研究,又可乘机认明何者是极需要的课程,何者是次需要的课程,何者是不需要的课程,然后按学生的需要作为将来重新厘订课程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