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本书顺利编竣并即将付梓,首先要感谢人民教育出版社刘立德先生。还是在我们协商出版张伯苓存世资料全书时,他就指出,南开学校规章制度是张伯苓先生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具体反映,建议我们予以重视。我和我的合作者张兰普副研究员立即着手这项工作。但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此时,我的爱妻病况日益加重,我只得投入全力在美国服侍病人。张兰普给了我极大安慰,他勇于担当,几乎所有工作之余都用于资料的搜集工作上。我们彼此全靠电子邮件沟通情况,商讨编辑工作,仅在2013年6月的一个月中通信往来不下40通之多。7月,收到出版社关于南开章程规则编辑的具体意见,又把已经整理校核的资料重新编排,耗费了极大精力。
9月,我的爱妻最终关闭了生命之门。多年来,是她最理解我的学术工作,也最支持我的学术研究。她的离去,无限哀痛一下子向我压来。兰普向我发来“泣挽”的唁慰,并且把全部资料工作集于己身,为的是减轻我的痛苦和负担。他的工作得到南开大学图书馆穆祥望副馆长和该馆文献古籍部诸位老师的热情支持。他所在的南开大学档案馆同仁,如史小佳副研究员和陈育挺副研究员,多年共事,合作默契,更是力所能及地给予张兰普以帮助与鼓励。截至2013年9月,已经整理出南开学校1911—1948年规章制度24万多字。这一可喜成绩包含着所有支持者的辛劳。在此谨表衷心谢意。
阅读这些文字,使我又高兴又激动。本书得以最后草成,全赖张兰普副研究员夙夜匪懈,鼎力而为。正值本书后期编辑阶段,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校史研究室主任张健副教授在向我了解校史上的南开大学章程制定情况时,得知了我们正在汇编整理南开规章制度的情况。他对其中的南开大学的规章制度非常关注,建议先集中编辑出版《南开大学章程规则汇编(1919-1949)》,为当前学校根据《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教育部令第31号)进行的《南开大学章程》制定工作提供参考。2014年4月25日,张健主任来信告知,主管校史工作的校党委副书记刘景泉教授已同意将《南开大学章程规则汇编(1919-1949)》列入“南开大学校史丛书”重点推出,争取早日出版。
刘景泉副书记、张健主任的支持,促使我们加快了本书的杀青工作,也对全书的结构作了较大调整。一是将南开大学从原南开学校规章制度选编中抽出,单独做成《南开大学章程规则汇编(1919-1949)》;二是内容编排上,将原来一贯到底的单纯以时间为序的单线排列,变为先按章则施用对象不同分为五编,各编再按时序进行排列的结构,使全书的层次和形式更加分明。三是内容进一步充实,较多地增加了师生社团组织的规则,全书达到20余万字,成为名副其实的早期南开大学规章制度的“大全”。
本书全部杀青之后,又及时得到刘景泉副书记和张健主任决定性支持,得以顺利地纳入出版计划。
本书的责任编辑杨丰坡、李佳老师对本书文稿精心与细致的编辑工作,发现和纠正了文中诸多的疏误之处,对本书文字得以精确无误地面世,作用至深。
最后,还要感谢南开大学出版社莫建来主任,他的热情和负责精神,为本书付梓刊世,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梁吉生 记于2014年5月28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