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学亮点

一 教学亮点

《白杨礼赞》是一篇经典抒情散文,我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与学生共品文章,全情投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对学生的课堂观察及课后作业的反馈分析,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

(一)课前预学,心中有数

课前组织学生进行了预学案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对生字词、作者简介、文化常识、托物言志等进行了预学,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了精美的PPT,提出心中疑难问题,为《白杨礼赞》这一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诗画导入,激发兴趣

本节课将“以画配诗”作为导入,色彩鲜明、姿态各异的松梅图,学生脱口而出与之相应的古诗,迅速将学生带入托物言志诗歌的情境中,调动了学生情绪,激发了学生兴趣。

(三)环节紧凑,形式多样

《白杨礼赞》在三个教学环节设计上,每个环节都围绕一个学生想要探究的问题,通过 “找——读——品——议”的活动引导学生得出答案。通过图片展示,初步了解托物言志在诗歌上的应用,在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这一知识点上,学生通过在文本中寻找依据、讨论、总结等方式,加深理解。

(四)突出重点,攻克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用时最多。仅凭转述,学生恐难真正理解作者所言之志,因此在攻克这个重难点上,这一环节我采用寻找富有感情色彩的关键词、四个反问句、整齐的排比和丰富的联想,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讨论步步推进。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再通过讨论交流明晰作者所言之志,内化为自身情感。

(五)一课有一得,创意微写作

未来你想做一个怎样的人?希望学生通过30字左右描写出一种植物的外形特点,加以想象,用上象征手法,让读者读懂。希望通过创意微写作这一活动,引导学生言为心声,做个有精神内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