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教学流程实施

二 教学流程实施

(一)合理设置课堂环节任务

实操环节中发现,课堂环节的衔接和连贯性上还需要多加思考。例如温故知新环节没有很好地对新课起到顺承引入的作用,故通过实际操作后可以将本环节进行修改或删减。

交流和展示过程中,拓宽了思维的广度同时还会涌现一批数学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由于每个小组都存在基础较弱的学生,还不具备讲解证明思路的能力。因此在学生活动的环节里因为设计中没有根据学生的水平安排相应的活动,导致了课堂真实参与度还有很大提高空间。前置任务中产生的疑问,应该能够成为课堂的切入点。教师对于本次的前置任务缺少针对性分析与辅导。

在证明环节为了打开学生的证明思路,讲解了欧几里得证法。方法的理解对学生的几何素养要求较高,故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受到了阻碍,影响课堂的推进。

(二)合作探究学习,增加交流机会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精心设计具有思维含量、知识流量和思考深度的问题。让学生能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取知识,在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提高思维深度、拓宽思维广度。课堂中教师的积极组织能够在师生、生生间产生更多有效的对话,同时关注各个层级的学生,让学生在一节课上尽自己所能参与课堂收获自信和成就感。

(三)利用启发诱导,促进思维发展

回顾整个教学活动,探究是一个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但是教师在过程中担任了主角。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理念与实际操作不统一,心中希望将课堂还给学生但是仍然对学生的发挥有所限制。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便更加困难,难以培养能够在活动中担任主角的学生。这是一个恶性循环,需要教师在反复咀嚼自己的教学模式下不断修正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