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专家评价

三 专家评价

(一)优点

1.目标明晰。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一节课45分钟,解决两个问题:写法、语言。全课这两大板块结构非常清楚。而且这两个目标也是这篇课文的核心价值所在,抓住这两点,就是抓住了牛鼻子。一篇语文课文,可以讲的东西非常多,选择什么内容来讲,考验老师的功底”。

2.重点突出了,难点突破了。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因为第一点,目标明晰,所以林老师处理课堂内容时很自然地突出了重点——写作方法和语言品味。仅仅突出重点还不能完全显示教师的匠心,更精彩的是,林老师设计的问题非常精当:问题一:昆明的雨与别处的雨有何不同让作者如此念念不忘?请圈画出概括其特点的话。问题二:昆明的雨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作者只是想念雨吗?还想到了哪些景、物、事或人呢?问题在精不在多。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结果是啥也没讲清楚。而本课,林老师在处理‘问题一’的过程中,很巧妙地让学生掌握了‘概括’的方法——抽取关键词概括和直接概括。概括能力是最重要的语文能力之一,在上课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此方法,这个设计棒极了!在解答‘问题二’的过程中,林老师又自然地让学生明白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征,同时也照顾了‘线索’这个知识点——这些都是散文很重要的文体知识——纵观整节课,教学环节处理巧妙而自然,体现了执教者深厚的教学功力”。

3.亮点纷呈。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这节课亮点非常多。亮点一:课前学生的活动,回顾古诗词中写‘雨’的句子,既‘温故’,又为‘知新’作铺垫。亮点二:赏析句子时,教师的示例。有了这个生动的例子在前,学生的思路就瞬间打开了,发言活跃。亮点三:关注标点符号的传情达意作用——这个,是被很多老师忽视的。亮点四:引领学生赏读句子,在读中品,此处是全课的高潮。亮点五:引用王安忆、刘熙载等人的话作结,既有理论高度,又有说服力”。

4.效果很好,学生收获颇丰。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这是一节精彩的课”。

(二)问题及建议

1.学生活动准备不够充分。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学生介绍作者时,是在很生硬地念稿子,如果准备充分些,脱稿讲,甚至变换点花样讲会更好”。

2.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翠园初中李伦琰老师认为,“学生念错了两个字的音:‘淖’‘浜’,老师没有纠正”。

3.设计更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微视频、美篇制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