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学习评价设计
(一)课前检测
1.主要内容。
知识梳理,如字音、词语理解等。
作者介绍:请查找与茅盾有关的资料。查找方向:茅盾的生平简介;茅盾的作品简介;茅盾文学奖的由来;人们对茅盾的评价。
回顾旧知,结合刘禹锡的《陋室铭》、周敦颐的《爱莲说》、宗璞的《紫藤萝瀑布》理解何谓托物言志。
梳理文章内容。认真朗读《白杨礼赞》后,回答问题:作者所托何物?你是怎么找到的?它有什么特点?你认为作者所言何志?你是怎么知道的?
收集你的疑问。你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请认真书写下来。
2.评价方式。
教师批阅,了解学情。
小组合作,制作预习成果汇报整合课件(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小组内学生和组与组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二)课堂练测
1.主要内容。
展示预学成果,及时纠正。
能够准确找出所托之物,知道如何使用象征手法,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白杨树“普通”在哪里?找出表示它“普通”的句子。我来朗读这一句(段),我想带着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出它的“极普通”。说它“极普通”,我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白杨树“不平凡”在哪里?我们找出的段落或句子是:
我来朗读这一句(段),我想带着____________的语气来读出它的“不平凡”说它“不平凡”,我们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组合作讨论:作者为何礼赞白杨树。
读写结合,创意微写作。在赞美白杨树内在气质时,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否定它是树中的“好女子”,转而赞颂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前后对比突出了表达效果,请你也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写一小段文字,可以写人、物或景。
总结与测评: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分享交流,展示成果。
读写结合,由输入到输出,看输出的效果。
(三)课后测评
1.主要内容。
准确找出本文中作者所托之物及描述其特征的句子。
运用自己所学的方法,理解作者所言之志。
将微写作扩充成一篇托物言志的美文,抒发自己的情怀志向。
2.评价方式。
教师批阅作业。
发布在12xue上,让更多的人了解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