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生评价

一 学生评价

(一)优点

1.预学活动丰富,层次鲜明。通过4个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和思考,通过展示活动的准备引导学生学会预习。李同学认为:“我们组的重点任务是完成自学活动后,在课堂上给同学们介绍作家严文井。于是我们收集信息、阅读文章、摘录语言、制作课件,小组组员配合默契。”张同学认为:“我读了严文井的散文,对生命又有了新的看法和认识,于是进行活动时我信手拈来,才思泉涌。当我的小诗被同学在班级推荐时,心情真的很激动!”

2.导入新颖,预学活动展示充分。飞花令游戏马上让本节课的气氛活跃起来。课前展示充分,同学们认真展示预习成果。牛同学认为:“本节课由音乐引入,在互动和复习知识中开始。互动环节,大家上台展示预习成果,是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好办法。互动是全班参与的,大大提高了我们的积极性。”苏同学认为:“组员在这节课内也有充分的交流,互动。这点做得非常好。”黄同学认为:“小组展示的活动增强了我对课文的兴趣。”

3.师生交流充分,教学重点明晰。在师生分享互动中赏读文章,学习阅读方法。牛同学认为:“我们可以充分表达,老师做补充,让我们都可以融入进课堂。课堂环节安排得当,充实又有趣。”苏同学认为:“关于议论性哲理散文如何阅读的问题,老师是在我们的交流互动中层层推进的,我觉得很自然。”黄同学认为:“课中,老师让我知道了关于哲理散文的阅读方法,还带我们探寻了生命的意义。小草本弱,不经风雨,可它却从不在乎这些,它在乎的是它为世界留下了多少精彩,它为春天增添了几分绿色……我想这就是生命的意义。这就是我们在这堂课里所学到的!”

(二)问题与建议

1.课前预学活动过多,占用过多时间。王同学认为:“我们为了更好地完成预学任务,用了太多时间和精力,相对于平时预学,负担有些重。”

2.在课堂时间的把控上需要调整。苏同学认为:“这堂课总体给人的感觉非常不错,就是希望不要在课堂上朗读整篇课文,这样比较浪费时间。可以选择比较重要的部分进行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