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生评价

一 学生评价

(一)优点

1.数学课堂加入历史知识,使课堂更具趣味性。学生认为:“老师将一些历史故事融入课堂中,为课堂增添了许多趣味。比如说毕达哥斯拉、赵爽等历史人物,不至于使同学们觉得课堂乏味不堪。”

2.在小组学习模式下,让每个同学各尽其能。在课堂学习模式中,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颇有好感:“范老师让我们通过小组讨论不是个人的方式解决难题,每个人提供自己某个方面的想法综合来解决,使每个小组的答案更加全面。经过每个小组代表的讲述,我学习到了对勾股定理八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并且从中看到了他们的方法的共通之处。”

3.思路明确,步步深入。“老师的思路很明确,首先让我们知道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让同学们给出了不同的证明方法,然后进行了总结。随后就将勾股定理运用到一些例题当中去,这让同学们的思路也很清晰,明白自己要如何运用勾股定理去做题。”

(二)问题及建议

1.多利用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活跃课堂氛围。学生展示环节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丰富展示的方式。学生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多元化课堂,用平板取代课本。这一点,不仅节约纸张,而且提高了上课效率。利用‘抢答’,使课堂更高效,使氛围更愉快。”

2.降低小组活动的难度,可以促进基础较弱的同学参与课堂。从组长处了解到,组内部分同学基本没有参与到课堂讨论环节中。他们说:“部分同学没有提前准备证明方法,准备了也只是抄下了证明方法,不会讲解。课堂的习题难度上不适合部分基础较弱的同学。”

3.若能够深入详细讲解数学史,课堂的趣味性更高。学生对于数学史中勾股定理的发展历程兴趣浓厚。由于各个课堂环节实施中,时间有所拖延,没有将证明方法、历史故事进行深入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