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学生评价

一 学生评价

(一)优点

1.准备充分,设计合理。教师课前准备得很充分,预学案、课件、导学案、小组竞赛题、课后练习都有。李同学认为:“预学案让我们真正做到有备而来!”课件设计简洁、重点突出、有知识点、经典例题。导学案对本节课知识点的设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在导学案和课件的辅助下,学生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

2.合作学习,互帮互助。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胡同学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一大优点。老师根据全班同学的实际学情,组织6人学习帮扶小组。同学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这样不仅能学到知识,还能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从而增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黄同学认为:“在小组活动中,有些同学基础弱又不好意思请教老师比较简单的题目。这个时候,组员会帮助他们。在遇到难题时大家也可以相互帮助,小组分工合作后,学习效率也随之提高。”

3.循序渐进,耐心引导。一是教师课前复习前一节课的内容,使学生能更好地学习下一课,巧妙地把两课联系起来。二是课中教师把初中知识与小学知识相结合,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引申到新知识。周同学认为:“肖老师的语速不快不慢,节奏掌握得恰到好处,采用一问一答的方式,促进了课堂的对应性。老师在必要时会提醒、点拨学生转到正确的思路。”教师能根据课程知识结构的特点,突出重点,层次分明,并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答题的方法。知识点讲得很全面、有条理,容易听懂。郭同学认为:“老师会随着学生的思路做板书,亲自把板书、题目等写在黑板上。”李同学认为:“肖老师在我们做题目或讨论时,会走下讲台,到我们身旁,巡视我们的学习情况,并且在发现问题时及时向我们提出,老师这一点做得很好。”

(二)问题及建议

1.寻求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学语言和教法上采用相对活跃一些的方式。郭同学认为:“希望老师可以做一个抽签的PPT,在课上抽签问答,促使每一位同学都全神贯注地听课,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2.学生课堂表现及时反馈。一是个别学生在小组合作时没有加入进来,写学案时,组内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不一样,导致部分学生有时无事可做。二是在小组讨论环节中,朱同学认为:“有些同学一直在举手,没举手的同学就失去了展示自我的机会。还有个别同学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老师应给予提醒。”教师可以采用积分赛,让每一位同学都为小组争光,设置每人答题次数上限,否则总是固定的几个同学举手发言。

3.合理安排时间加强拓展。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所有问题都平均用力,导致当堂训练和拓展时间不足,教师课上出的题,拿到小组中时,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迅速解答,这样组里的其他同学就没有了练习和挑战的机会。陈同学认为:“应把重点放在对难点的讲解上,在最后留5到7分钟时间设置思考题,让小组讨论,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思考题,不一定要在课上完成,也可以在课下与组员一起完成,等每组都做完后,可以利用习题课时间来讲解,就可以更好地进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