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教学过程设计

四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采用情境教学,通过空气风车实验来激趣和引入,同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目的是让学生举出身边的密度应用实例来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引出密度变化实验,吸引学生注意。

(二)学与教的活动

——预习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预习情况——教师整理在PPT中学生预习错误率较高的题目,以及课前预习中学生反馈的疑问,并展示在大屏幕上。“在今天的课堂上,希望在这几个部分的学习中,同学们更加注意错误比较集中的三个知识点。同时老师对同学们提出的疑问进行了整理,希望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2.学生对照展示的错题及疑问,定位自己在本节课中需要着重注意的知识点。

设计意图

通过展示错误较多的题目,对应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以学生的“疑问”代替“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课堂学习解决疑难。

——自主学习:实验探究

1.第一部分“密度与温度”的教学主要以问题引入,以实验探究为主,再讨论分析得出结论。

2.首先请学生汇报。回家做气球实验的情况然后演示:气体的热胀冷缩(这是我另外补充的一个实验,目的是让学生在课堂上对这一现象有直观的认识)。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气体密度如何随体积变化而变化?接下来学生动手完成让纸风车在酒精灯火焰上转动的实验。请学生解释风的形成原因。

3.提出问题。从古到今,人们对风有哪些应用?学生一般都能回答出来,我再展示图片(帆船和风力发电)。联系我们身边的实际提出问题:你们知道风力发电的联系吗?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的展示,学生们的自主探究,学生进行归纳,更直观地感受到本节课所体现的内容。

——合作学习:寻找规律

1.我们知道,一般地,物体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刚才看到的气体最明显,固体和液体则没有气体那么明显。但也有例外,冰和水就是特例。演示实验:冰融化体积缩小和水的反常膨胀教师演示时请学生计算1kg冰化成水后的体积变化情况。

2.先将装置中的烧瓶装满水,塞紧装有温度计和玻璃管的胶塞,使玻璃管中保持适当高度的水柱,再将烧瓶置于盛有冰盐混合物的大烧杯中,等温度下降到0℃以下时取出。首先在0℃以下时可以让学生观察到烧瓶内有漂亮的冰凌现象,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若室温较高可不用加热,否则可用温水加热)可以观察到随着冰的融化体积缩小,液柱下降。冰融化完后水从0℃升高到4℃时仍可看到液柱继续下降,到4℃达到最低。表明水在0℃—4℃时具有反常膨胀的特性。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通过“冰融化体积变化”这一知识点进行迁移,通过探究、讨论及展示,得出物质密度、质量、体积三者之间的关联与变化。

——拓宽视野:密度与生活

1.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它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2.鉴定牛奶、酒的品质,农业选种时配制盐水等,都要用到密度的知识。

3.扬场分拣饱满的麦粒、草屑;产品包装中采用密度小的泡沫塑料作填充物等。

4.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坚若磐石的机床底座则需要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制成。

设计意图

让学生知道本节课所学内容与生活联系紧密,与生活息息相关,引导学生在平时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三)课堂小结

密度和社会生活主要讲解密度和生活应用、密度和温度的关系。本节体现“物理源于生活,物理用于生活”;密度可以鉴别物质,可以合理利用各种密度的合金等。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可以说明自然界风的形成。

设计意图

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发现密度能够在生活中多方面的体现,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附件 密度—物质的鉴别与现象导学案

附件:

密度—物质的鉴别与现象导学案

学习过程

一、实验探究:用密度方法鉴别“金项链”

1.排序: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操作流程。

(1)用镊子将游码调零,调节平衡螺母使分度盘的指针指到中线处;

(2)将托盘天平放置水平桌面;

(3)再用镊子调节游码,直至分度盘的指针指到中线处;

(4)读数得出物体质量,整理器材;

(5)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天平的左盘;

(6)用镊子将砝码由大到小的顺序放入右盘;

天平使用的正确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记录测量结果及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你的测量结果这个项链是纯金的吗?

3. 应用:有一枚红桂中学第29届运动会的金牌,它质量为67.5g,体积为25cm3,试求制成这枚金牌的金属密度,根据教材表格判断是何种金属。

二、如何判断空心实心

1.根据“饺子”实验发现,由“饺子”到陶土球的过程中,质量是__________的,陶土的密度是__________的,“饺子”到陶土球的体积是__________的。(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2.“饺子”的体积为什么比陶土球的体积大?

3.我们用陶土球的质量与密度所算出的体积,是饺子的体积还是陶土的体积?

4.解决问题。

有一个体积是40cm3的空心铜球,它的质量是267g,求这个铜球的空心体积。(ρ铜= 8.9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