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后期,顺德陈村人区仕衡北上京城,在西湖畔品尝天下闻名的宋嫂鱼羹,挥笔写下“湖头双桨藕花新,五嫂鱼羹曲院春”的清丽佳句,成为顺德美食史第一道文献。

它虽非本地佳肴记载,却反映出顺德人对美食的追求与江南美味的深远影响。现代作家俞平伯说:“西湖鱼羹之美,口碑流传已千年矣。”

顺德乡间一直有拆鱼羹、鱼茸羹,不知它与宋嫂鱼羹是否有千里伏线的隐性脉络?不过,顺德女子常常一个下午将自己埋在时间深处,更埋进剔尽鱼刺、拆去鱼肉的活计中,细火慢烹,制作成家中小孩、长辈放心啖食、易于消化的鱼糜,其中的温情与细腻,充满寻常人家的淡静烟火色,折射出顺德菜“妙在家常”的文化神韵。

宋末,大宋天朝在新会覆灭,大批御厨逃难各方。他们将宫廷中的烧鹅制作手法带到民间。因而,其选材、用料、制作技巧都大为讲究,隐隐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王者风范。

■南宋顺德诗人区仕衡在西湖畔写下的这首诗歌,成为顺德美食历史文献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