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清末和民国时期,顺德厨师逐渐名声显著。不过,他们虽然名噪一时,但仍不时强调家中外婆、祖母、母亲、姐妹的深刻影响。因为,即使顺德美食再精彩,也需为她们写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昔日顺德乡村女子撑艇卖鱼,飞刀切脍;她们更隐身庖厨,摘菜切瓜,烹鱼焖鸡。“退潮断堰分蚝女,过雨横沙捞蚬儿。”
这些出身贫寒的女子,自小便帮助母亲、姐姐浇菜灌园,深知三餐不易,更从母亲的言传身教中承传简朴精致、不伤物性、尊重食物、守时循候的美德。因而,即使切菜剁肉、煲汤煮饭,她们也秉承物尽其用、料竭其材的饮食原则。纵然一把青菜、几撮小豆,她们都分门别类,投置在最能发挥效用的程序中,形成俭以修身、静以养德的内涵。
布裙荆钗的她们,娴静柔朴,如仲夏清晨静静散发着淡素清香的一束姜花,更妙手巧烹出淡雅清新、脱俗出尘的乡间美食,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美德不谋而合。
因而,粗料精制成为大众推崇的顺德美食风格,幕后的推手正是大批默默无闻却温婉有劲的顺德女子。她们不求闻达,只要家和人健,三餐粗安,便心满意足。因此,她们将一腔柔情融入一煲浓汤中;把苦瓜酿鱼肉放在笊篱下,使它绵软、甘甜,让家中老小入口安顺。
因此,佳肴背后,是顺德女子温静的身影与淡净的微笑。
20世纪30年代,大批顺德女孩子远赴东南亚,进入大户人家。她们将顺德佳肴技法与南洋物产和调料相融合,通过巧思妙手,点石成金,制作出散发着家庭温馨气息的佳肴,成为名噪一时的“妈姐菜”。她们是顺德名厨中温婉谦和却实力非凡的劲旅。

■这些素衫黑裤的自梳女,将顺德女性对美食的精致制作与清淡风味深化提升,创造东南亚风行久远的妈姐菜,深刻影响着顺德美食的风格

扫码观看专访视频

■寻常物产,经顺德女子精心妙烹,总能化腐朽为神奇
顺德此地,深受佛道影响。乡中女子,素来对食材敬畏有加。她们将蔬果素食引入餐中,以求味淡气薄,抑心火、降浊气、远疾病、引智慧。此外,她们食材求鲜,以存生气,更食不求饱、菜不奢靡,渐成顺德菜清淡简朴、冲和素净的内在品格。
“芥叶微甘天雨霜,银丝无数雪魿肠。笑他城市烦煎寄,鲜食何因似水乡。”
她们以温雅、坚忍、简朴去维系素来不见丰奢的普通家庭的小康,构成顺德美食质朴、乡野、温婉、内秀的微妙特征,使人们更钟情于那种充满母亲和姐妹气息的寻常佳肴。因此,人们从一羹一调中品尝到家的令人泪落的味道。
顺德厨师正是从充满母亲与姐妹气息的家出发,令宾客从寻常菜肴中获得儿时记忆、青葱岁月的活跃气息、奋进年代的蓬勃朝气和晚年岁月的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