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2025年10月31日
二
明代,北方的鱼生风俗逐渐衰落,而从宋代开始不断南迁、定居顺德的移民,却将这种远古时代的制脍食风完好保存。顺德人更通过仍细细律动的鱼肉和冰鲜清嫩的质感,去展现他们对生命的特殊敬畏与对获取另一种生命形态的热切渴求。

■民国时期的杂志记载当时顺德人吃鱼生的风俗

■鱼生是顺德人对本味的极致追求,也是他们敬畏生命的特别方式
“南人顿顿食鱼生”,正是当时乡间民众的真实写照。
平时,文人雅士邀请挚友品尝鱼生,往往是早早就驰书一封,文辞舒雅,盛情邀约,获邀者大喜注心,满心欣悦地等待日子的到来。他们往往撑小舟一叶,在明净的江上静静地品尝那雪白的鱼生与淡甜的米酒,再欣赏无边江景,感受无尽清风。
那是他们对自己生命的最大回馈,也是知己间最纯粹的交流。他们话语不多,只是举箸细品、举杯畅饮、赏景沉吟。相别后,他们常寄诗一首,回忆当时一切的美好,期待下次相聚的来临。
鱼生于顺德人远非口舌快意,是对友情、美景、佳肴、时光的打量与抚慰,更是对生命的珍视与理解。因此,顺德人在冬至日品尝鱼生。究其原因,是冬至一阳生,啖吃鱼生,实是远古时代人们通过食物去摄取其生命力的古俗遗存。
自然,久负盛名的鱼生大厨正是他们聚会畅饮的重点。只见他霜刀飞舞,去骨切片,轻快准确,点到即止,一气呵成。不一会儿,“玉屑荐冰盘,银丝绕棘匕”,大家拍掌称快,纷纷举箸品尝。这些鱼生高手,往往成为村中最令人倾慕的厨艺名家,常常被纳入高官和富商家中成为固定私厨,逐渐成为与草根大厨并行共进的另一源头——家宴掌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