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儿湾的仰韶灰坑
2025年10月14日
二、雁儿湾的仰韶灰坑
此坑为铁路工人挖方所发现。坑址在兰州城正东的黄河南岸、距城约10公里的桑园子乡的雁儿湾台地上。坑边紧临黄河,全部遗址可能已有部分早被河水所冲毁。台地高出河面约80米以上,坑址在第二台地到第三台地之间。
坑作不规则的椭圆形,北部较大,南部较小,入口似向西面。坑的口径最大处为2.90,最小处1.60米。坑底最深处成圆形的窖,底径0.90,距坑面深1.90米。坑边虽为黄土,似有一部分非原状而为耕种时挖掘所破毁者。故黄土内亦偶有零星杂入的灰土。坑面为耕种土。坑内土层高低不平,所出器物杂乱,层次不明。坑内积土全为灰土及木炭末、黄土块。余均系细泥彩陶片、粗泥砂陶片和陶环、陶刀、骨锥、骨针、骨珠、石环、石器、碎石片、兽骨等(参阅图版贰,1—12)。坑底发现红烧土,既不多,也不很规则(似为炊燃地点)。坑内深浅不同的底层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的柱穴直洞,但无朽木痕迹在内,只满填灰土及碎陶片等。
灰坑所出器物列表说明(表一)。

图1 兰州附近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分布图(兰工坪误为兰上坪)
表一 雁儿湾灰坑出土器物表

根据此坑情况,似废弃后即被遗物堆积而且经早期打破扰动过的。出土器物多盆缸之类,陶片在11560余件之中,细腻陶完全为手制磨光,再加绘黑彩烧成,且多为平行黑条纹,表里口缘均有;即有其他纹饰,亦多为仰韶彩绘一类的作风。粗陶除5片表面绘黑条纹外,均为粗绳纹及篮纹,可说包括性质极其纯粹,故此坑当是一仰韶文化的灰坑。惟坑中尚出有5片打击而成的细长的细石器,看来时代确实较晚;但陶片中无篦纹的发现,则此细石器可能为早期所传入或可能为扰动时所落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