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研究检视

(二)研究检视

自从这柄铜镜发现以来[4],引起了学界广泛的关注,主要则是根据其及其齐家文化发现其他铜器讨论中国古代铜器的起源问题,如李虎侯从不造成破坏的方法入手,使用放射化分析得出:铜镜中至少有铜、锡两种金属,且铜锡比例为1:0.096[5]。宋新潮先生认为黄河上游的甘青地区是中国铜镜最初的发源地,大约在商代后期传至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向西传入天山东麓的哈密、吐鲁番一带[6]。董亚巍认为齐家文化至西周时期的铜镜制作技术相较于同时期的青铜制作技术和造型艺术有着极大的反差,铜镜的制作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7]。刘学堂在比较早期发现铜镜后认为中国早期铜镜起源于西域地区(特指天山北路),且这些铜镜并非用来照面的,不仅是身体装饰品,也是原始社会巫师在宗教活动中使用的法器或巫具[8]。程建提出铜镜的使用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齐家时期铜镜可能作为装饰品或者是宗教仪式来使用[9]。何堂坤认为铜镜的起源是受铜刀、铜指环、铜泡等多种早期金属器光洁表面映像事物的启发后发明出来的[10],李淮生持此观点的同时,认为齐家文化铜镜是本地文化的产物[11]。因为这件铜镜时代较早,大多探讨早期铜器起源时候均会涉及这一重要材料[12]

纵览关于尕马台这柄铜镜及与之相关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中国早期铜器起源以及铜镜起源的问题上[13],本文拟从这柄铜镜的年代、使用方法、装饰艺术、用途、来源以及其所附含的文化含义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