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沟儿墩碑》的发现
《深沟儿墩碑》又称“墩军碑”,为何乐夫先生发现。何士骥(1893—1984),字乐夫,浙江诸暨人。早年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国学大师王国维,专攻古文字和考古学。1939年,任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兰州大学成立后,又兼任兰大中文系、历史系教授。1947年8月,何乐夫在西北师范学院东北角明代墩台旧址发现《深沟儿墩碑》一通(此碑现存于西北师范大学博物馆),并撰写《十里店新发见之墩军碑》[1]予以介绍。
明长城是学术界研究的重大课题。长城沿线,文物密布,墩台是古代长城一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从宏观上研究明长城的同时,也应注重微观方面的考察。就全国范围来看,《深沟儿墩碑》一类文物的出土还是很少见的,它为我们深入探讨明长城的防御体系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今依据有关文献和出土文物,对此碑作更进一步的考释,以求教于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