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敦煌学教学
自从敦煌文书问世以来,敦煌学便成为中、日、欧、美学者“争相从事”的新兴学科。至今,敦煌学已经走过了百年历程,在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得成果。但是,面对新时期的到来,“敦煌学向何处去”也成为敦煌学的研究课题之一。马德(敦煌研究院)《试论开拓敦煌研究的新领域》则对这一问题提出了看法。文章从敦煌历史文化的价值意义研究、敦煌历史文化的借鉴与创新、设立敦煌预防医学研究体系和敦煌艺术设计学体系以与新兴学科的接轨、敦煌石窟与学科交叉、对敦煌佛教文化的重新认识等方面,提出进一步开拓敦煌研究的新领域的设想。
李并成(西北师范大学)《辛勤耕耘 力创精品——西北师大创建国家级精品课程“敦煌学”》则从教学实践与课程建设的角度对早已存在但从未被重视的新课题——敦煌学教育做了系统介绍。文章指出:西北师范大学(前身为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较早从事敦煌学研究、教学的高校之一。从1930年北师大史学系著名学者陈垣教授就出版专著《敦煌劫余录》,并讲授敦煌学知识算起,已经有近八十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西北师范大学成立敦煌学研究所,至今,已拥有历史文献学(含敦煌学、古文字学)硕士学位点和博士学位点。培养的敦煌学方向的研究生已经有20届。常书鸿、阎文儒、金宝祥、吕斯百等教授先后在学校开设或讲授敦煌学有关内容。2000年西北师范大学成立敦煌艺术学院,专门培养敦煌艺术(美术、音乐、舞蹈)人才。西北师大现开设有《敦煌学概论》、《敦煌文学》《敦煌学导论》《敦煌艺术》《敦煌学与丝路文化》等本科课程。本课程受到朱雷、陈国灿、郝春文、邓文宽、赵和平、郑炳林、张德芳等校内外专家的好评。自1980年起,本课程先后自编或选用了《敦煌文学作品选读》 (李鼎文)、《敦煌学述论》 (刘进宝)、《敦煌学十八讲》 (荣新江)、《敦煌文学概论》 (颜廷亮主编)等作为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用书。自2002年起又充分吸收国内外敦煌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和其他一些教材的优点和长处,编成《敦煌学教程》 (李并成主编),又经过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不断修改充实,即将正式出版。2006年,西北师范大学本科教学的“敦煌学”课程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文章指出“这一荣誉不仅在西北师范大学,即使在我国敦煌学界都属于首次,这是我国敦煌学界取得的具有重要影响的新成就之一”。曹学文(炳灵寺文研所)认为,不但应该将敦煌学的课程建设转向本科教学,同时也应该转向从事石窟保护的一线工作人员,使敦煌学精品课程能更好地为石窟文物保护工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