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用传统的讲授法向学生讲授博物馆陈列设计的基础理论和设计规律外,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重要博物馆的固定陈列和典型展览进行分析,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例分析中。相比于传统讲授法教学,案例法的优势在于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情景中,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共同研讨,深入剖析,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

当然,对于博物馆陈列与设计这样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来说,仅凭课堂教学是不能满足教学要求的。博物馆陈列与设计课的相关内容更多的是需要师生到博物馆亲身体验、感受,在博物馆进行现场教学是重要的教学途径。例如讲博物馆陈列空间、色彩、照明等内容时,我们可以去博物馆中直观感受,让学生们感受博物馆的内、外部空间,内部布局,光的强弱和色调,装饰物的色彩等,在体验博物馆的过程中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

除了任课教师进行现场教学外,还可聘请博物馆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老师进行讲解。例如我在上课过程中曾邀请我校博物馆在陈列展览方面具有实战经验的白雪涛老师,在校博物馆为同学们讲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展陈设计课。白老师从自己的亲身经验出发,讲述了校博物馆新馆的创建过程,展陈特色,以及每个展室的陈列设计思路、装饰材料的选择、实物的布置等,使学生们学到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方面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注重师生互动。因此,创设互动交流情景和创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和是十分重要的。我在北京进修博物馆学相关课程时,北大宋向光老师、钟梅老师,北师大杜水生老师的课堂教学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宋向光老师为文博专业的学生教授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设计,在他的课堂上,除了讲授基础的理论外,通过大量的图片、视频进行案例分析,并主要以师生对话形式进行的;另外,他还经常组织专题讨论,就某一论题或当下的某一展览作讨论交流,在轻松的氛围中,学生们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钟梅老师讲授的是博物馆展览艺术设计部分,其现场教学十分有特色,因为她对博物馆业务工作非常熟悉,具有丰富的博物馆陈列展览实战经验,参与了很多国内有影响力的展览设计与策划工作,在陈列与展览的现场讲显得尤为得心应手,她经常在参观完展览后,带领学生在展览的休息区进行交流讨论,氛围温馨活跃。北师大杜水生老师讲授博物馆学概论,其中也涉及博物馆陈列设计,杜老师的课堂也是理论讲授与现场教学相结合,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注重师生平等交流、开展讨论交流是三位老师教学的共同特点,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了“教”与“学”的过程。这种灵活的授课方式非常适合博物馆陈列与设计这样的课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生,更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值得我们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