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军火之概述

五、明代军火之概述

古所谓炮,皆以机发石。元初得西域炮,攻金蔡州城,始用火。然造法不传,后亦罕用。自明成祖平交趾,得神机枪炮法,特置神机营肄习制用,大利于守,小利于战,随宜而用,为行军要器。永乐十年以后,于重要山顶隘口,多架炮以御敌。宣宗宣德五年,以利器不可示人,神铳国家所重,在边堡墩所,量给以壮军威而已。英宗正统末年,边备日亟,始造两头铜铳。景宗景泰天顺之间,复造九龙筒及其他诸器,颁发各边。自后尤以世宗嘉靖八年,诏造之佛郎机炮(谓之大将军)。万历中之神异火器,红夷巨炮(天启中赐号大将军,遣官祀之。崇祯时大学士徐光启请令西洋人制造,发各镇备用)最称利器。总有明一代,军械火器,名目繁伙:如神机炮、襄阳炮、盏口炮、椀口炮、旋风炮、流星炮、虎尾炮、石榴炮、龙虎炮、毒火飞炮、连珠佛郎机炮、信炮、神炮、炮里炮、十眼铜炮、三出连珠炮、百出先锋炮、铁棒雷飞炮、火兽布地雷炮、椀口铜铁铳、手把铜铁铳、神铳、斩马铳、一窝蜂神机箭铳、上中小佛郎机铜铳、佛郎机铁铳、木厢铜铳、筋缴桦皮铁铳、无敌手铳、鸟嘴铳、七眼铜铳、千里铳、四眼铁枪、各号双头铁枪、夹把铁手枪、快枪以及火车、火伞、九龙筒之属,凡数十种。而以武宗正德、世宗嘉靖间铸造最多。其诸器如刀牌弓箭枪弩狼筦蒺藜甲胄战袄针工鞍辔盔甲等类,无不设有专局,以资制造,可谓备矣。又洪武六年曾令六部朝臣议定军士教练之律:“骑卒必善驰射枪刀,步兵必善弓弩枪”云云。其他诸器用法,亦各经规定,盖当时军士均优用之。

今碑刻有钩头炮、线枪、火药、火线、刀仗、弓箭之发给,即可以征明史兵志诸篇之为实录,亦可以知当时国家军械之充备,颁用之普遍,与边备之认真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