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尸体类型
关于尸体类型,我们参考1973年7期《文物》杂志“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与这具明墓男尸初步比较,仍不属于木乃伊(干尸)及腊尸之类,虽与鞣尸相似但亦有不同之处,因为这具古尸皮肤湿润而有韧性,颇似正在鞣液中鞣制的皮革,棺内液体为弱酸性(PH6.5),是与鞣尸相似之处,但摸起来骨质很硬,且反复多次搬抬,亦未见长骨变弯,因未用刀切割骨头,也未拍X光片以鉴别骨质是否脱钙,然皮肤湿润,韧性良好,且墓型结构与马王堆一号汉墓有很多相似点,此墓男尸又与马王堆一号汉墓女尸有类似之处,我们认为此古尸属于湿尸类型。
墓层密封且有松香加封,形成棺内缺氧条件,棺液带香味,亦可能有防腐的作用。关于棺液来源,我们初步分析,除尸体在初期自溶和腐败阶段,以后腐败停止后可以分解出一部分水分以外,对其余部分的棺液来源,由于墓层密闭且有松香封固,水分慢慢渗入棺内的可能性似乎不大。
开棺时虽带臭味,但香气较浓(略带柏木样味),据观测棺内液体深约20厘米,初步计算其重量约270公斤左右。由于墓室密闭,自然水渗入的可能性较小,是否为葬时加入的药液尚难确定,棺液未作出化验分析。在我国古籍中记载了一些发掘冢墓中有保存好的尸体,其中就谈到墓中有香气。
这样的墓型结构及古尸类型,在我省尚属首次发现,故予报道。我们对此明墓进行考察,得到文县宣传站殷站长、苟国权同志以及县医院任文慰医师等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甘肃文县鹄衣坝明墓结构纵剖面示意图
1.墓坑底部 2.木炭层 3.白色三合土 4.槨底松香层 5.槨底 6.棺底松香层 7.棺底 8.尸体 9.棺液 10.棺盖 11.棺盖松香层 12.槨盖 13.槨盖松香层 14.白色三合土 15.木炭 16.黄土 17.长方形砖 18.墓志铭 19.地表 20.封土
原刊于《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8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