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代考订
尕马台遗址的第①层为扰乱层,第②③层为文化堆积层,发掘结果表明该遗址应该是一处以马家窑文化为主体的居住址,后被齐家文化墓地打破。尕马台墓地发现的这批墓葬随葬陶器种类较少,且器型单一,有双大耳罐、小灰陶罐、彩陶罐、粗陶碗、粗陶盆等。装饰品种类丰富,数量颇多,有海贝、绿松石珠、骨珠、骨饰等组装成的手链、足链。铜器有铜镜、铜泡、铜环等,骨器有骨镞、骨针等,随葬品基本沿袭了宗日遗址的传统风格[14]。尕马台墓地最为普遍的生活用具双大耳陶罐,是齐家文化代表性的陶器且时代鲜明,造型风格与齐家坪、喇家遗址、秦魏家等典型齐家文化遗址出土同类器相近,因此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批墓葬应当属于齐家文化时期的墓葬[15]。尕马台铜镜出土于墓地的墓葬M25,墓葬为土坑竖穴墓,葬者为俯身直肢葬,随葬品除了铜镜之外还有陶盆、双大耳罐、铜泡、绿松石珠、骨珠、海贝等其中双大耳罐。墓地未见陶鬲,双耳罐体型瘦长,腹部为圆曲线,应该是张忠培先生所说的第三期的阶段的陶器风格[16]。
目前在甘青地区发现的齐家文化遗址总计有1100余处,其中武威皇娘娘台、武威海藏寺、广河齐家坪、秦魏家、天水师赵村、西山坪、大通上孙家寨、乐都柳湾、贵南尕马台、西宁沈那遗址等,关于齐家文化的编年,谢端琚先生分为东、西两区,其中东、中区分为早晚两期,西区分为早中晚三期[17]。目前据师赵村、大地湾、柳湾遗址的层位关系,我们认为齐家文化的相对年代晚于马家窑文化,而早于辛店文化和卡约文化,另外C14测年的结果基本确定了齐家文化的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183—前1630年之间[18](表一)。
表一 齐家文化碳十四测年数据表

注:1-6.据《中国考古学中碳十四年代数据集(1965—1991)》[19],7-10.据《考古》2003年7期[20]。
综上,我们认为尕马台齐家文化墓葬属于齐家文化晚期的遗存,大致时代在公元前1970至1630之间,M25出土铜镜是同时期的遗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