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测兰新公路路线
行走在丝绸之路古道上,赫定不断地感受着这条古老的“世界之路”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这条穿越亚欧大陆最长古代的道路,是连接东西方世界最重要的纽带,丝绸和其他商品的贸易造就了繁荣的商业城市,各民族彼此交流和交往,宗教、艺术和科学技术在这里传播和融合。然而,昔日的繁华已然烟消云散,他所看到的只是干涸的河流、破败的公路、荒凉的废墟、萧条的城市、贸易和贫穷的人民,这条古老的道路正在死去。面对残酷的现实,他的心中升起了一股强烈的愿望:要让这条通行千年的古道恢复往昔的繁荣生机!这让他产生了强烈的使命感。
1927年,最后一次到中国探险的赫定,与中国学者合作组成了一个庞大的“西北科学考查团”,从北京出发,经内蒙古的草原和荒漠,前往新疆进行科学考察。此次考察改变了他以往独行侠式的探险方式,而是集合来自于中欧多个国家的学者,对丝绸之路及周边地区进行十一个学科门类的考察研究,以期对这条路线有更加全面的认识。数十名考察团员和驼夫,300多峰骆驼满载物资缓缓西行,清脆的驼铃声仿佛将赫定带回了一千年前。
抵达新疆后,考察团员在塔里木河下游发回的信息让赫定欣喜若狂:这条游移不定的河流,如他二十年前所预料的一样,回到了2000年前的旧道里。他不禁问道:“这条沉睡的古道,为什么不该再一次苏醒?”他提出“丝绸之路复兴计划”,首先是修筑一条从北京或南京通往喀什的公路,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强烈共鸣,但这一计划的施行,必须借助国民政府的力量。
1933年6月,赫定得到了一个与中国政府高级官员接触的绝佳机会。德国驻北京公使邀请他参加一个宴会。在德国使馆内,他见到了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刘崇杰,二人很自然地谈到了新疆的情况。赫定一边介绍他的探险经历,一边向次长建议修筑一条内地通往新疆的公路,然后铺设一条至亚洲腹地的铁路。这一建议与当时国民政府的想法一拍即合,引起了政府最高层的重视。没过多久,他就接到电报:行政院长汪精卫希望尽快与他在南京会面。
在政府高层的干预下,很快铁道部聘请赫定组织一个考察团,勘测内地通往新疆的公路路线。这次,赫定并没有选择用脚步去“丈量土地”或是骑着骆驼旅行。他向福特汽车公司的建立者亨利·福特提议,为考察团提供几辆福特轿车和卡车。穿行于崎岖不平的丝路古道,再加上赫定本人的明星效应,绝对是福特汽车最好的品牌广告,亨利·福特欣然应允。就这样,赫定率领着由一辆轿车和四辆卡车组成的福特车队,浩浩荡荡向西驶去。赫定并不在意开车去新疆这件事情,他的目标是开辟一条泽被后世的交通路线。这条路线会一直延伸到古老的丝绸之路的最西端,使沿途衰落的古老文明焕发新的生机。他率领着车队穿越草原和戈壁,经历了残酷的战争和野蛮的扣押,终于完成了道路的勘测。最终,国民政府根据考察团提供的报告书,在丝路古道的基础上修筑了兰新公路。这条道路在不久之后,就成为了抗日战争中中国的一条重要的生命线。
在前往新疆的途中,赫定对这条未来的公路有着最美好的设想:公路修建完成后,旅行者可以开着汽车从上海出发,沿着丝绸之路到喀什,经过整个西亚到伊斯坦布尔,然后途经布达佩斯、维也纳等城市一直抵达大西洋的海岸边。在沿途,他可以欣赏到风景各异的草原、荒漠、戈壁、绿洲……散发着新气息的楼兰、撒马尔罕、布哈拉……不同的种族和民族、不同的商品和文化相互交流和交融,每一天的旅途将是新奇而愉悦的。而今,这一切都已经成为了美妙的现实。
可以说,丝绸之路成就了赫定一生的荣耀;赫定则拍落了丝绸之路身上的尘土,使她露出了古老而美丽的面容,并为她设计时尚的新衣。当我们行走于这条道路上的时候,我们是否会记得一个世纪前,终生未婚、永远不知疲倦地征服着高山大漠的瑞典人?
原刊于《国家人文历史》2014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