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使用方式

三、使用方式

据发掘者报道,这柄铜镜(M25:6)镜面平滑,镜背面有钮,且镜的边缘钻有两个小孔,两孔之间有一道凹形细绳纹的痕迹,在清理时发现有木质镜柄,镜柄应是通过镜缘的双孔用细绳捆绑固定使用(图2,1、2)。根据发掘报告的报道,我们认为这柄铜镜的使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即用钮使用和用柄使用两个阶段。从镜钮和双孔的方向与位置观察,之间应当没有直接的联系。具体讨论如下。

图2 尕马台M25出土铜镜

1.M25:6图片 2.M25:6线图

尕马台M25出土铜镜的钮部已残,这里根据已有的发现稍作推测。目前发现属于齐家文化的铜镜如广河临夏齐家坪M41出土1件钮为桥形钮[21],铜镜的钮为桥形钮[22],上海博物馆藏的1件镜钮为桥形钮[23]。另外在哈密天山北路墓地发现的5件早期铜镜均为桥形钮,年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夏代晚期到商代早期[24]。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4件铜镜,其中2件为桥形钮[25]。另外大司空南地墓地[26]、鄂尔多斯[27]、甘肃平凉[28]、青海湟中共和乡前营村[29]、陕西淳化县[30]、新疆焉不拉克等遗址所发现的时代较早的铜镜均为桥形钮,由此可以推断尕马台铜镜的钮可能为“桥形钮”。桥形钮镜的使用应该是使用其他可以系绳等通过钮来辅助使用。

这柄铜镜发现木质镜柄,是通过镜缘的双孔用细绳捆绑固定使用。这类带柄铜镜的镜身与镜柄为先分铸或分做,后经捆绑、铆接、焊接、合铸等方式二次组合使用,镜柄用木、铜、铁等不同材料。如在阿尔泰地区墓地出土巴泽雷克时期铜镜的镜缘有两孔[31](图3,1),新疆地区也有同样的发现,如鄯善苏贝希三号墓地M17发现一件直径9.1厘米、厚0.1厘米的带柄镜缘也有双孔[32](图3,2)。乌鲁木齐板房沟发现的一件铜镜边缘有两孔,内有铁质物[33](图3,3)。伊吾县拖背梁墓地M15中半环形柄,就是利用镜缘双孔固定的[34](图3,4)。青海平安村墓葬M1中发现2件镜面无钮,镜缘有双孔[35](图3,5、6)。甚至在吐鲁番艾丁湖墓葬[36]和新源铁木里克[37]出土的铜镜的镜缘有三个孔。这些镜缘的双孔均应是用来捆绑镜柄所专门制作的。

图3 带柄铜镜

1.阿尔泰地区 2.苏贝希墓地 3.板房沟墓地4.拖背梁墓地 5、6.西宁平安东村墓地

综上,我们发现M25出土这柄铜镜由钮和带柄使用两种方式,且两种使用方式并非同时使用,可以推测的是这柄铜镜先是用钮使用,后再依靠木柄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