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的学术背景是精品课程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精品课程要求具有深厚的学术背景。为了使敦煌学本科教学得到更为坚实、更加有力的学术支撑,我们十分重视敦煌学学术背景的营造,重视敦煌学学科建设。早在1981年我校就获得中国古代史和中国古代文学两个硕士学位点(均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硕士点),不久就靠这两个点招收敦煌学硕士生,并用以支撑本科敦煌学教学。1996年、2003年我校又相继获得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和中国古典文献学两个二级学科硕士、博士学位点,2008年又被批准为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两个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又获得历史、中文两个一级学科的博士学位点和美术、音乐两个一级学科的硕士学位点,从而使敦煌学本科教学的学术背景不断得以强化,学术支撑愈益雄厚,愈加给力。
敦煌学课程任课教师大多为博、硕士生导师,本身就具有较好的学术造诣,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和影响自然非同一般。我们还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鼓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积极承担有关敦煌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方面课题,并将敦煌学最新研究成果和教改教研成果及时融入教学中。近年来我们新获一批敦煌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重要课题,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就有“敦煌文学研究编年史”“敦煌写本相书研究”“唐朝村制及西北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研究”等。另外,还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百年敦煌学史研究”之“敦煌文学卷”,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主持项目,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项目,国家文史馆主持项目“中国地域文化通览·甘肃卷”,甘肃省“333人才”项目,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项目,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项目等。同时出版、发表了一批新的有影响的敦煌学专著、论文。并且积极鼓励、支持教师外出参加有关学术会议,我们曾多次应邀前往北京、上海、敦煌、兰州、武汉、杭州、新疆、香港以及俄罗斯圣彼得堡等地出席敦煌学国际学术会议,与国内外敦煌学者广泛切磋交流,获益良多,从而进一步培实培厚了敦煌学课程的学术背景。
数十年来,我校与敦煌研究院、甘肃省考古研究所、甘肃省博物馆、兰州大学等单位有着密切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除常书鸿曾担任我校教职外,段文杰、樊锦诗、李正宇、马德、初世宾、何双全、张德芳等亦被聘为我校兼职教授,促进了我校敦煌学教学和科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