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店新发现之墩军碑
何乐夫
【作者简介】何乐夫,西北师范学院教授。
余于民国三十二年由城固来十里店,沿黄河北岸西行有土墙,春季随校旅行安宁堡,同人同学谓余曰:“此古长城也”。余察其形制而答为明物。然未及细考,急欲得皋兰县志一查而未果。及夏间访友人唐节轩先生于城内,以志之古迹部份相赠。余展卷,即见有“长城在黄河南岸,明万历元年补修;旧边城在黄河北岸,建筑年月无考。新边城在皋兰县北,明万历二十七年筑”,余始信余说之不甚诬也。余尝以为今日十里店沿河西行之土墙,及断续相望之废堡残墩,即志所载之旧边城也。其建筑基层,间或有在明以前者,而大致均为明物。县志又载“旧边城东起盐场堡,西止沙岗墩,共长五千六百二十丈”。沙岗墩,余尚未往,未知其审。而志则引明三边总制杨一清诗(见县志古迹志)以为边城时代之证明。余以为此诗一可为边城筑于一清或明以前之证,一可为边城筑于一清同时之证。案一清为明孝宗弘治间人,今安宁堡东门外关王庙内有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立之《创建关王神庙碑》。其言云:“先是河北农家,常被虏患。少傅邃菴杨公为总制时,建议于朝,以河北临河要害,建置二堡:东曰盐场,西即安宁。戍以重兵,严以烽燧。由是虏患稍熄,人得耕牧,明弘治乙丑(案:即孝宗弘治十八年,公元一五〇五年)。”夫杨氏既筑二堡以驻重兵,则其外间筑边墙、墩、台以资守望可知。又今十里店东口有一堡,视其规模制作,余亦疑为明代物。案志有“大坌口堡,正统十年(案:即明英宗正统十年,公元一四四五年),守备李进以兰州卫地接瓦剌、赤金、哈密,恐被侵略,完要塞以守边。正统十二年,复筑哨马营堡,以绝贼寇往来之通道。此营堡以里数计之,当即今之费家营及十里店堡”之记载,足为吾说之佐证矣。
余存此观念已久,虽间复考其建筑,稽诸史籍,略可自信其不诬,然总以未得实物文字之记载为憾。故每于授课之余,间步之际,往来城侧,未尝不特别注意。月前尝土人挖窑于边城之下,余亦再三往视,□□其有无古物发现,而卒无所得。此次全国动员,驻军于校址(西北师院)北首之墩上筑防御工事,余以其范围较大,或有珍贵史料获得之希望,乃时命国文系工友往探,一日归报,果出一石也。余急偕孙涧滨、何汝壁、乔敬众诸同人往视,则见刻文清楚,题额略蚀而字迹可辨,不胜欣幸之至!遂商得同意,舁回本院史地系保存,以资研究。碑长〇·六四公尺,宽〇·五一公尺,厚〇·一〇公尺(又附出一砖,长〇·三九公尺,宽〇·二〇五公尺,厚〇·〇七公尺。虽无文字,确为明砖)。其文曰:
深沟儿墩
墩军伍名口
丁杲妻王氏 丁海妻刘氏
李良妻陶氏 刘通妻董氏
马名妻石氏
火器
钩头炮一个 线枪一杆
火药火线全
器械
军每名弓一张刀一把箭二十支
黄旗一面 梆铃各一付
软梯一架 柴堆伍座
烟皂伍座 擂石二十堆
家具
锅伍口 缸伍只 碗十个
筋十双 鸡犬狼粪全
万历十年二月 日立
今得此,确可为吾说做铁证矣。多年宿愿,一旦获酬,快何如之!兹复参稽史志碑碣所记,而为之疏释诠征如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