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基础建设是本科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课程基础建设是本科教学创新发展的重要保证

课程基础建设在本科教学的创新、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师资队伍是课程基础建设中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特色课程必须要有一支师德高尚、学术精湛、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我们尤其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锻炼。主要做法一是以老带新,青年教师由老教师带领,并制订有具体的培养、帮带计划,且认真加以落实;二是加强教学督导、教学交流等环节,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担任敦煌学课程的教师大多具有敦煌学或相近专业的博士学位,其专业方向基本上涵盖了敦煌学的所有方面,专业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较高,且大多为中青年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与之同时,还特别重视任课教师师德风范的塑造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引导教师创新。我们要求教师授课要有饱满的精神状态,富有激情,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深厚的学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启发学生。

教材建设亦是课程基础性建设的重要内容。一部好的教材除了必须依据学科的教学任务、并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水平编写外,还应反映学科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前沿问题,体现时代精神。为之我们始终把敦煌学教材的编写作为一项重要的科研和教改任务来认真实施。早在恢复高考制度后不久,在当时各种教材极度缺乏的情况下,我们就自己动手编写出了《敦煌文学作品选编》 (李鼎文编),以供文、史等学科敦煌学的教学之用。以后又充分吸收国内外敦煌学研究成果,编写了《敦煌学讲义》 (李并成编),经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不断对其充实改进,著成《敦煌学教程》一书(李并成主编,李并成、刘再聪、李顺庆、潘春辉合著),于2007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这是目前国内最新、内容最充实的一部敦煌学本科教材,它亦可供研究生学习参考,出版和使用后受到学生们和各有关方面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此外我们还参考选用了《敦煌——伟大的文化宝藏》 (姜亮夫)、《敦煌学述论》 (刘进宝)、《敦煌文学概论》 (颜廷亮等)、《敦煌的历史和文化》 (宁可、郝春文)、《敦煌学十八讲》 (荣新江)等作为教学用书。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新技术设备在教学中的运用,亦是课程基础建设的要项。敦煌学课程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对于大部分教学内容(特别是有关敦煌艺术方面)均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并结合敦煌图片、影像资料等的演示,使敦煌学知识更为形象化、直观化,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加上课堂讨论与课后作业,使这门课程具有形式活泼、内容多样、教育意义强的突出特点,受到广大学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