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穿“死亡之海”

横穿“死亡之海”

第一次到达中国边疆地区,让赫定觉得已经触摸到了丝绸之路的脉搏。回到瑞典后,他立即盘算着如何开始他的中国西北探险之旅。当然,首要的任务不是探险的准备工作,而是完成前次考察所中断的学业,听恩师讲授完亚洲地理课程。李希霍芬似乎并未对这个执着于前往中国,完成探险家的荣耀的“忤逆”弟子有任何不满。事实上,赫定后来在中国探险和考察的主题,始终没有脱离李所提出的丝绸之路和罗布泊位置问题范畴,也算是继承了他的衣钵。

1893年10月,从瑞典国王和富商手里募集到足够资金的赫定从首都出发,经俄国抵达帕米尔高原。他将自己准备征服的第一个目标定为海拔7500多米、有“冰山之父”之称的慕士塔格峰。赫定没料到这座比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山高出近2000米的中国山峰比想象中要难征服得多,经过数次冲锋,他依然只攀登到6300米的高度,最后只能望峰兴叹,看看峰顶的月亮聊以自慰。赫定对这座山峰表示认输,此后再无意于此。

首战的失利并没有熄灭赫定的征服欲,他又做了一个令人大跌眼镜的决定:要横渡有进无出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从喀什向东的旅途中,每至一处他都能听到这样的故事:沙漠的深处有一座塔克拉玛干古城,在倒塌的房屋和墙垣中,随处可见耀眼的金条和银块。若有人想带走它们,守护这些财宝的妖怪便会迷惑窃宝者,让他们永远只能在沙漠中绕圈子,直到精疲力尽,长眠于沙漠之中,唯一能摆脱这些妖怪的方法,就是将金银放归原处,空手而归。甚至有当地人煞有介事地告诉赫定,有人曾经去古城中寻宝,用包裹装载了很多黄金。当他走出古城的时候,突然遭到了不知从何处钻出来的无数野猫疯狂的袭击。他在慌乱中将黄金扔了出去,野猫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赫定当然不会被这种鬼怪故事所吓倒,随着临近沙漠的步伐,他的征服欲也越来越强烈。穿越沙漠的念头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沙漠中掩埋着诸多丝绸之路沿线的古代绿洲城市遗址,不为世人所知。更为重要的是,在历史记载中,只有东晋时期前往印度求法的法显和尚,从焉耆附近向西南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抵达和阗。如果他能自西向东横渡大沙漠,那么他将成为几千年来、古今中外第一人!

带着“前无古人”的信念,赫定在叶尔羌河边的麦盖提村进行着进入沙漠的最后准备:购买探险必需品和雇请向导。当他的探险队清晨出发的时候,村中的男女老少齐聚路旁,面容庄严肃穆,仿佛出殡一般地看着他们。一个老人对身边的人说:他们永远也回不来了!

最初的十余日,赫定的沙漠探险队行进颇为顺利,时不时能见到草木和小湖泊,随处可以挖掘到地下水。这段颇为惬意的行程让赫定不像是在沙漠中艰苦跋涉的探险者,倒像是个开着越野车旅行的观光客,时不时在途中停留,宰上一只羊,来上一顿美味的烧烤宴。但是,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很快“死亡之海”就褪去了和悦的面纱,露出了它狰狞的面容。在翻越一座沙山之后,赫定发现,除了一望无尽的起伏的沙海,再没有任何具有生命特征的东西出现。死神的气息越来越近,由于向导的错误,饮用水用尽之后,他们仍然没有抵达和阗河。沙漠地表没有任何水源,掘地数小时也未能找到一滴水。更为糟糕的是,老天爷也落井下石,恶劣的天气接踵而至,白天酷热难挡,时不时还会出现沙尘暴。死神开始迎接这支队伍,首先是骆驼一匹一匹地接连死去,随行的仆人也开始渴死。赫定在日记中绝望地写到:“站在高处的沙山上,我们用望远镜眺望着东方,茫茫无际的沙漠中,看不到包括草在内的任何生命的痕迹,我们和骆驼都已疲弱至极,愿上帝保佑我们!”

随后几日,他们不得不试图喝下任何流动的物质,动物血、骆驼尿……赫定甚至感觉到自己的血液已经开始凝固了。如此挣扎着过了5日,他们互相搀扶或爬行前进。但是命运似乎仍然不想放过他们,行进一段时间后,他们在前方发现了脚印,以为已经离和阗河不远。等走近才发现:那是自己的脚印!赫定绝望地躺在了沙漠中。第二天,勉强睁开眼睛的赫定似乎看到远处有一片树林。他强打精神,挣扎着前往树林,但是身边仅剩的两个仆人已经无力前行。经过数小时的漫长行进,赫定终于爬到了河边。但令人绝望的是,月夜下的河床就跟他身后的沙漠一样干涸。此时的他已然绝望,浓浓的睡意袭来,但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只手拉着他,踉跄前行。就在他将要睡去的瞬间,突然听到水鸟拍打翅膀的声音。他寻声而去,惊喜地发现一个小水池。赫定扑到水中喝了个够。在他看来,这一汪池水已然可以和世间最甘甜的泉水相提并论,他干燥的身体仿佛如海绵一般吸收着水分,血管中的血液也开始欢快地流动着。赫定满怀感激地给这个小水池取名“天赐之池”。随后,他用皮靴盛满池水,救活了不远处奄奄一息的两个仆人。最终,九死一生的经历,成就了他世界上首位横穿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