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湾汉墓群的几点认识
发掘清理结束后,我们对黄湾汉墓群做了一次整体调查,发现木椁露头或部分被破坏的木椁墓有26座,通过调查和本次清理发掘情况看,墓群具有以下特征:
1.在M1、M3、M4中,均呈现为同穴合葬墓形制,其中M3虽然只有男性墓葬,却预留出一具棺的位置,显然是同穴合葬墓的形制。在关中地区从西汉中期开始出现并流行的异穴合葬墓,在当地并没有出现,而流行同穴合葬墓。
2.在M1、M3、M4中,陶器组合均为陶灶、陶壶、陶罐组合,M2中也有陶壶和陶罐陪葬,呈现一定的规律性。在较大规模的墓葬中,均陪葬有漆器。
3.此次出土的琉璃耳珰,与吉林榆树老河深遗址[7]出土的标本65:3,武威磨咀子[8]出土的2003WMM25:26,以及孙机先生的《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9]中,61-9,61-10,61-11,类型相同。此外,不仅在女性墓中发现有耳珰,在M3男性墓葬中,也发现有琉璃耳珰残件,值得关注。
4.在该区域内进行调查时,我们发现,该墓群大部分墓葬为竖穴木椁墓,也存在少量竖穴土坑墓,未发现砖室墓。
5.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地墓葬中出土过汉半两,说明墓群在西汉早期就已开始埋葬。从出土和采集的陶灶可以断定,其风格在东汉中期以前。因此,其下限可到达东汉时期。黄湾汉墓群的时代从西汉早期一直延续到东汉中期。从已发掘的汉墓来看,其墓葬形制、葬具和葬式基本相同,长期保持了一致性,说明黄湾汉墓群的族属稳定,并且和汉颤阴县关系密切。
附:
发掘清理的工作人员:白银市文物局局长李保军;白银市博物馆杜永强、叶虹、王军凡、陈辅泰、孙银治;平川区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蒋安平、郁映辉、白锋、万成新、胡亚莉
绘图:郁映辉、白峰、叶虹、孙银治
摄影:白锋、胡亚莉
拓片:郁映辉、万成新
执笔:杜永强、陈辅泰
【注释】
[1]定西地区文化局编:《定西文物概况》,定西:定西地区文物局,1975年,第11页。
[2]定西地区文化局:《定西文物概况》,定西:地西地区文化局,1975年,第11页。
[3]吴荣曾:《中国古代的钱币》,《考古通讯》1956年第4期。
[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5]孔祥星、刘一曼:《中国古代青铜镜》,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年,第73页。
[6]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陵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考古学报》1993年第4期。
[7]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榆树老河深》,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年,第60页。
[8]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甘肃武威磨咀子东汉墓(M25)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第11期。
[9]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年,第24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