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几种主要观点
2025年10月14日
一、几种主要观点
虽说青铜卣是商周时期比较重要的青铜礼器,形制变化多样,流行时间比较长,数量比较多,但是关于青铜卣的起源,目前尚未看到有学者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只是在部分青铜器著作或论文中涉及此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
(一)以陈梦家、容庚为代表对青铜卣的起源持多源论。“这些不同型式的卣可能有不同的原型,如白陶卣、壶、罐、竹筒和鸟兽形的其他器形。”[4]
(二)以郭宝钧为代表提出壶卣同源论。认为“青铜卣和青铜壶都是仿自瓠瓜……其后变为铜制,壶留贯耳,仍用绳系,卣改用铜提梁……”[5]
(三)马承源提出的壶卣更替论,认为青铜卣是代替青铜壶出现的[6]。
以上三种观点,其实是代表了三种研究思路。第一种观点认为青铜卣主要是模仿陶器(白陶卣、壶、罐)发展演变而成的,这在探讨青铜器的起源中也是比较常见的做法。比如食器青铜甗[7]、青铜豆[8]从陶甗、陶豆发展而来;酒器青铜爵[9]、青铜尊[10]是模仿陶爵、陶尊产生;水器青铜盘[11]是在陶盘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第二种观点认为青铜卣是仿照植物形状产生的,这在青铜器中也不奇怪,筒形卣就是仿照竹筒制作的。第三种观点认为青铜卣代替了青铜壶。在青铜器类之间比如盂和盆,觯和饮壶、匜和觥都存在一种更替关系。张懋镕曾在《试论中国古代青铜器器类之间的关系》[12]一文中做了详细深入的论证。上述三种观点都有其合理之处,但都存在一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