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性文化的互补性与文化交流
2025年10月14日
(一)多样性文化的互补性与文化交流
如果说中国秦汉以前的多元区域文化还不能充分揭示不同环境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与互补性,那么,中国古代文化与西方文化则可从更加宏观的角度说明这一事实。由于中国古代文化与包括西亚在内的西方文化基本上是在相对独立的状态下发展起来的,各具特征而差异性相当显著。这不仅进一步反映出人类在不同环境背景下所创造的多样性文化,而且相互之间可能存在着更强的互补性。西方世界对以丝绸为代表的中国物质文化产品及技术需求毋需多言,仅就中国而言,尽管本身已经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但这几种经济文化类型之间的互补性仍有一定的局限。如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技术虽然逐渐传播到了黄河流域,但由于水热条件等自然环境因素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在较大程度上改变黄河流域旱地粟作农业的主导地位。然而,中国的黄河流域与西亚地区虽分别拥有不同的农作物栽培体系,两者却都属于旱地作物系统。较之长江流域的稻作农业体系,由于黄河流域与西亚地区在自然环境条件方面的类似性,似乎就使得这种作物栽培体系之间的差异性更具互补意义,两个农业文化体系之间互补交流的可能性很强。应该说,古代东西方在文化成就方面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导致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经久不衰,创造出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