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才对术数迷信的评论
吕才(600—665年),博州清平(今山东聊城)人。他最初以通晓音律为中书令温彦博、侍中王珪、魏徵所举荐,到弘文馆任职,后来进入太常寺,由太常博士擢升为太常丞。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祭祀、卜筮、医药的机构,吕才曾参加不少官方的编辑图书的工作,如受命与学者十余人刊正《阴阳书》,与许敬宗、李淳风、孔志约及诸名医增订陶弘景《本草》,并作《图解》,这与他所属机构的性质有关。他著有《因明注解立破义图》,造《方域图》及《教飞骑战阵图》等。其著作大部分已经散佚。他对阴阳术数、音律、医药、地理、军事、逻辑等都有研究。
吕才的《阴阳书》已佚,现存的只有《叙宅经》《叙禄命》《叙葬书》这三篇带有序言性质的文章和十一条零散材料。前者收入《唐书》本传,后者辑入《玉函山房辑佚书》。根据这些材料,可以看出吕才批评阴阳术数迷信的大致轮廓。
吕才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以历史事例为证验,依据自然知识,指斥卜宅、禄命、卜葬、吉凶等迷信“事不稽古,义理乖僻”(《叙宅经》),既不符合历史,又不符合道理。
吕才指出,把天下万物分属于宫、商、角、徵、羽五声,并据以推断行事的吉凶,完全是无稽之谈。他依据《易》《诗》《孝经》等书的说法,指出丧葬占卜,其原意不过是“备于慎终之礼,曾无吉凶之义”(《叙葬书》),即只是悼念死者的一种仪式,与“阴阳葬法”的迷信有严格的区别。同时他还依据历史事实,以鲁庄公、秦始皇、汉武帝、魏孝文帝、齐高祖为例,用史书记载来核对按其出生年月所作的禄命推算,指出推算结果完全“不验”。如鲁庄公生当乙亥之岁,建申三月,依照禄命书的推算,应当贫无官爵,但是庄公是一国的君主。按照禄命书,这一年七月出生的人身体虚弱,相貌丑陋。但是《诗经·齐风·猗嗟》这首讽刺庄公的诗,却证明庄公生得高大,既不虚弱,也不丑陋。
吕才认为万物来源于“气”。他说:“太极无形,肇生有象;元资一气,终成万物。”(参见《明濬致柳宣书》)认为“气”分为阴阳,“天覆地载,乾坤之理备焉,一刚一柔,消息之义详矣。或成于昼夜之道,感于男女之化,三光(日、月、星)运于上,四气(四时之气)通于下,斯乃阴阳之大经,不可失之于斯须也”(《叙葬书》),宇宙的变化,四时的运行,万物和人类的化生,都离不开阴阳相互作用,这才是对阴阳的正确认识,把术数迷信附会到阴阳二气中,完全是荒诞的、错误的言论。
吕才的理论活动,除刊正《阴阳书》外,对因明论也有自己的见解,并因此引起过一场争论。由于原文已佚,其详细内容已难以考辨。从现存的片断资料中,可以看到吕才的有些论点是值得注意的。例如,他认为,《易》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与胜论的“极微”说“言异词同”。胜论是印度六派哲学中的一派,该派的学说是以古代的原子论、元素论、逻辑等构成的二元论的体系,在自然观与逻辑学方面大部分观点是唯物论的。其所谓“极微”,是指物质元素。吕才可能从反神学的方面理解,把胜论的“极微”与《易传》的“气”看成是同类的物质范畴。此说受到明濬和尚的反驳。由于资料不多,无法说明其中的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