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40年代至80年代的思想史料
中国近代思想史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终于1919年五四运动,资料可谓浩若烟海。除各种版本的论著、诗文、笔记、年谱、信札之外,还有已经出版和尚待整理的大量档案史料、报刊杂志及其他未刊资料。学习和研究中国近代思想史,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资料是十分必要的。
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基本资料,解放以后已经出版数种。其中有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哲学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1963年版)、《中国哲学史教学资料选辑》上下册(第四编为近代部分,1982年出版)、《中国近代政治思想论著选辑》上下册(1986年出版),上述资料选辑收录了从龚自珍到孙中山大约十几位思想家的文论,是学习近代思想史的基本资料。1963年中华书局出版了《鸦片战争时期思想史资料选辑》,收录了林则徐等20人的50篇对时局看法的文章。这些文章代表了当时社会的主流,从中可窥见鸦片战争后社会思潮的趋向。1960年中华书局出版了罗尔纲选注的《太平天国诗文选》,收入了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等人的作品。国家档案局明清档案馆编辑并由中华书局于1958年出版的《戊戌变法档案史料》,是研究戊戌变法思潮的重要史料。三联书店于1960年和1977年两次出版了张柟、王忍之编选的《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收录了此时期各个学派的政治、道德、文化、哲学观点的论文,材料来源主要是1901—1911年间出版的期刊,兼收了当时出版的影响较大的革命书籍。
此外,中国史学会主编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共11种,收录了近代不少思想家的论著、诗歌、杂文、信札、奏章、年谱等,由上海人民出版社1953年再版。不定期刊物《中国哲学》和《近代史资料》也经常刊登有关近代思想史的资料,可供学习参考。
龚自珍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上下册的《龚自珍全集》,197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再版。这部集子收录了龚自珍的论文、诗歌、书信、笔记等,是研究龚自珍思想的必备资料。《龚自珍诗文选》有几种版本,较好的一种是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华南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辑的《龚自珍的诗文》。在龚自珍的著作中,反映其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篇目主要有《壬癸之际胎观》《明良论》《农宗》和《平均篇》。魏源是近代最早提出学习西方的思想家。其著作多数流传完好,主要有《圣武记》《海国图志》《默觚》《老子本义》等。以上数篇收入中华书局1976年编辑出版、1983年再版的上下册《魏源集》中,该集参照《古微堂集》和《古微堂诗集》编辑而成,只收录了他的短篇论著。鸦片战争期间另一位政治家和思想家林则徐的文集也已由中华书局出版。1962—1965年中华书局陆续出版了中山大学历史系主编的《林则徐集》(奏稿上、中、下,公牍和日记),到1983年,再版了由陈锡祺主编的《林则徐集》全三册。198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杨国桢编辑的《林则徐书简》,1978年上海师大历史系编写了《林则徐诗文选注》,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5年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陈锡祺主编的《林则徐奏稿·公牍·日记补编》。以上诸书大体上反映了林则徐的主要活动过程和思想倾向。
1851年1月,太平天国起义爆发。早在1845年前后,洪秀全就写成了《原道觉世训》《原道醒世训》和《原道救世歌》,反映了他的农民革命思想。《天朝田亩制度》是洪秀全主持制订的,反映了其空想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此外,《天条书》《太平救世歌》《天情道理书》《太平礼制》《太平条规》等都是研究洪秀全思想的重要史料。上述篇目均收入罗尔纲编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年出版的《太平天国文选》本中。1976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选的《洪秀全选集》,共选诗文十四篇、诏书三篇。洪仁玕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人物。其主要著作有《太平天日》《资政新篇》《英杰归真》《钦定军次实录》《洪仁玕自述》等。这些资料反映出洪仁玕的政治伦理思想,收入196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罗尔纲编辑的《太平天国文选》。1978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编辑的《洪仁玕选集》,其中文选十篇,诗选十首。
曾国藩的著作版本较多,有全集、诗学集及单行本。其哲学思想和政治思想主要反映在《答刘孟容书》《顺性命之理论》《致诸弟子》《奏议》《家书》《日记》和《书札》中。以上诸种资料被收入清末同光年间刊印的一六四卷《曾文正公全集》,194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十卷《曾文正公家书》以及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汪世容编注的《曾国藩未刊信稿》中。在晚清政界,李鸿章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1905年,李鸿章的幕僚吴汝纶编辑并在金陵刊刻了《李文忠公全集》,1921年商务印书馆据此影印一次。此书名为全集,实为文选。1985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顾廷龙、叶亚廉主编的《李鸿章全集》。该书对《李文忠公全集》的全部文稿作了校订,还增补了200余万字的未刊文稿,全集分为电稿、奏稿和函稿三部分,陆续出版。这是研究李鸿章思想的重要资料。左宗棠也是洋务派的显要人物。清末有《左文襄公全集》刊行。其中奏稿、家书和函稿是研究左宗棠思想的主要资料。同时代的张之洞著有《劝学篇》,收于《张文襄公全集》中。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早期维新思潮也日益高涨,涌现了一大批早期维新思想家。1959年中华书局先后出版了《弢园尺牍》和《弢园文录外编》。后者是王韬于1873—1883年写成的政论文章汇编,反映出他的变法思想、重民思想和爱国思想。郑观应是近代社会非常活跃的人物,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夏东元编的《郑观应集》上下册。上册收录《救时揭要》、《易言》三十六篇本、《易言》二十篇本、《盛世危言》(将五卷本、十四卷本和八卷本校编)、《南游日记》《西行日记》,下册收录《盛世危言后编》《香山郑慎余堂偫鹤老人嘱书》及诗歌等。上册所收文论是郑观应的基本思想资料。另一位思想家马建忠著有《适可斋纪言纪行》,已于1960年由张岂之、刘原枯校点,中华书局出版。其他维新思想家如薛福成、陈炽、陈虬、汤震、宋育仁、何启、胡礼垣、冯桂芬的思想资料见于《戊戌变法》资料丛刊一至四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