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初期的象数学及邵雍的思想

第二节 北宋初期的象数学及邵雍的思想

象数学源远流长,早在《左传》中即有关于“象数”的记载,当时是指运用数字的组合关系解释《周易》爻卦形象及其象征的方法。汉代今文学家的象数学已经超出了解《易》的范围,他们大都是运用《周易》的数字模式去解释天地宇宙构成及演化的种种现象。

魏晋时期,王弼解《易》,只用“义理”的方法,即只是阐述《周易》卦辞和爻辞所蕴含的奥义,而不再使用象数学,象数学从此渐渐被人们遗忘。宋代以前,用象数解《易》的学者已没有了。汉代象数学的著作,只有纬书《周易·乾凿度》传了下来。

五代末年和北宋初年,有一个叫陈抟的道士又开始用象数学解说《周易》,但他使用的象数学方法,已与汉儒大不相同。由他开始,出现了《周易》象数学的所谓“先天学”“后天学”的说法。宋人以伏羲之《周易》为先天,文王之《周易》为后天。也就是说,研究伏羲所作的《周易》,即“先天学”;研究文王所作的《周易》,则为“后天学”。因此,“先天学”的范围着重研究八卦的起源与象征,“后天学”的范围着重研究六十四卦的推演及其含义。宋初由于陈抟的倡导和传授,象数学逐渐兴起并发展,成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思想流派,是某些理学家借以表述自己思想观点的主要形式。第一个把象数学理论与方法同思想体系相结合的人物是邵雍。

邵雍(1011—1077年)字尧夫,谥康节。先祖为河北范阳人,后移家衡漳(今属河北)。邵雍年少时随父亲邵古迁徙到共城(今河南辉县),后移居洛阳。

邵雍的代表作有《皇极经世书》,此外还有诗集《伊川击壤集》。

《皇极经世书》内容丰富,体系庞大,其子邵伯温解释书名说:“至大之谓皇,至中之谓极,至正之谓经,至变之谓世。”(转引自王植《皇极经世书解》卷六)邵雍在这本书中,力图构建一个包括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的完整体系,并寻找贯穿于整个体系中的最高法则。

《皇极经世书》是用象数学的理论与方法阐述其思想体系的。他没有简单地摹仿以往的象数学体系,而是在旧体系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体系和方法。

邵雍认为,天地万物是由一个总体的“道”所产生的,道生天地,“天为阴阳,地分刚柔,刚柔则二分为四。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此天地之道;动之始阳生,静之始阴生,此天之用;刚柔为地之用。天生出太阳、少阳、太阴、少阴,即日月星辰;地生出太柔、少柔、太刚、少刚,即水火土石”。这是道生万物的总秩序,但抽象的“道”必须由具体的物来说明,才能显示其内蕴。而物则是有数的,它可以一件件、一个个地表示,所以数便成了物的抽象,用以指代具体的物,如二表示天地,四表示日月星辰等。这样“道”生天地万物的过程就可以用数字来表示:“道生一,一为太极;一生二,二为两仪;二生四,四为四象;四生八,八为八卦;八生六十四,六十四具而后天地之数备焉。”(《皇极经世书》卷上)用现在的数字程式表示就是:

1×2=2,2×2=4,4×2=8,8×8=64。

所有的数,归根结底,来源于“一”,即“道”或“太极”这个宇宙本原,“于一而衍之,以为万穷”,“一者何也?天地之心也,造化之原也”(同上)。“太极”和“道”寂然不动,又神妙莫测,它原本是静而不动的,它的发用则为“神”,即捉摸不定的变化,因为“神”的变化而有数,有数才有象、有器,即有具体事物。数本是物的指代,但邵雍在自己的宇宙体系中则把它放置于先于物的位置,使数纯粹成了“神”之变化的显现。从太极到万物的过程完成之后,万物又经过变化而归复于太极,整个宇宙就处在这样一个不停的轮回之中。在邵雍看来,要认识宇宙的变化,必须掌握数的变化。

邵雍又说,宇宙生化发展有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一个是“时”,一个是“事”。“时”是时间,反映古往今来宇宙生化发展的过程;“事”是自然万物与人类社会的历史事件,是宇宙生化过程中产生的结果。邵雍运用数字的排列和组合方法,把这个生化过程分为“元”“会”“运”“世”四个阶段。元是一,代表太极,一元十二会,一会三十运,一运十二世,三十年为一世。用数字程式表示如下:

1元=12会=360运=4320世=129600年

这个数学程式是根据年、月、日、时的数字单位设计的,一年十二月,一月三十天,一天十二时,与元、会、运、世的比例正好吻合。在邵雍的学说中,每一卦有特定的含义,象征天地间的某一事物、现象和人世间的某类事情,历史上的任何一年,都处在某会、某运的某一世中,只要查到这一年与何卦相配,就能推算出它有什么事情发生。邵雍在《皇极经世书·观物篇》中,就把从帝尧到五代的历史纳入他的图式中,从历代天下“离合”“治乱”“兴废”“邪正”之迹,窥测天时与人事间的感应和验证。邵雍用这一数字模式解释中国历史时认为,十二会的第一会(子会)天产生出来,第二会(丑会)地逐渐形成,第三会(寅会)产生了人。到了第六会(巳会),已是帝尧的盛世,第七会乃三代至唐宋,已开始由盛转衰。此后,到十一会(戌会)时,万物消灭,十二会(亥会)时,天地也不存在了。

邵雍的象数学模式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情况,是用先验的人为的数学模式套在历史过程中,这样,一切人类社会的产物及人类的历史事物都成了最高源泉——太极(道)安排的结果,任何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均逃不出“道”所确定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