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病理与病理诊断的研究材料与方法

三、畜禽病理与病理诊断的研究材料与方法

(一)研究材料

(1)患病畜禽或活体组织。

(2)畜禽尸体或病变组织。

(3)实验动物及其病变组织。

(4)畜禽组织细胞培养物。

(5)临床检验送检的畜禽血液、尿液、肠内容物等病理材料。

(二)研究方法

1.尸体剖检 指对病死的畜禽尸体进行解剖检查的过程。这是最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尸体剖检对各器官病变的直接观察,查明死亡原因,确立病理诊断。特别是对一些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代谢病等群发性疾病的尸体剖检,有利于尽早确定诊断和及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

2.肉眼观察 主要通过肉眼或借助放大镜及称量工具,对畜禽尸体、器官和组织的病变性状(大小、形状、色泽、质量、质地、分界、表面和切面状态等)进行直接、细致的观察与检测,是进行病理诊断最基本的检查环节。

3.显微观察 包括组织学观察、细胞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和组织与细胞化学观察等。

(1)组织学观察:将病变组织制成病理切片,经染色后,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从组织学水平认识和分析患病机体的微观变化,借以提高对病变的分辨能力,增加病理诊断的准确性。

(2)细胞学观察:利用采集器采集或穿刺术吸取等方法,从活体内获取病变细胞,经过涂片、染色后,借助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单个细胞的形态与病理变化,从细胞学水平认识和分析患病机体的微观变化,为疾病诊断提供精确依据。

(3)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观察:应用生物化学的原理,通过利用某些化学物质与组织细胞内相关化学物质结合后的呈色反应,或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的特性,显示组织细胞内的某些化学成分(如蛋白质、酶类、核酸、糖原、病原体等)的变化,包括对某些化学物质定性、定位、定量分析,借以提高对病变诊断的精确性。

(4)超微结构观察:应用超薄切片技术将病变组织做成超薄切片,借助于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或扫描电镜)对组织、细胞以及一些病原因子的内部或表面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从亚细胞(细胞器)水平上观察和认识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变化,为疾病的诊断与研究提供进一步的技术支持。

4.活体组织检查 通过局部切除、穿刺抽取、刮取及摘除等方法,从患病畜禽活体内采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称为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这样取得的组织新鲜,可通过肉眼观察和组织学观察,作出及时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5.动物实验 指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通过利用试验动物复制疾病或病理过程,借以研究疾病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可人为控制各种条件,并可重复试验,便于对疾病的发生原因、发病机制、发展规律和病理过程中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功能代谢变化以及治疗试验与药物疗效等进行全方位的观察研究,为疾病诊断与防治提供更可靠的科学依据。

6.组织与细胞培养 利用组织细胞培养法,取活体组织或单个细胞,在适宜的培养基与培养环境下进行体外培养,借以观察和研究组织或细胞病变的发生发展,为疾病诊断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