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处理措施

二、处理措施

1.处理原则 临床对发热的处理原则:对低热而病因不明显的病例,不要急于解热,以免干扰热型和热程的表现,不利于疾病诊断,对过高热、持续发热,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采取退热措施。

2.处理措施

(1)对发热动物的处理首先必须加强护理,高热或持久发热的机体,由于过度消耗,抵抗力降低,容易受冷或受热及遭受其他病因的侵袭,诱发并发症,故须加强护理。

(2)注意补充营养物质,应注意给予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的饲料。必要时补充葡萄糖,补给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

(3)注意补充机体丧失的水和电解质,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紊乱。

(4)防止虚脱,特别是在传染性发热的退热期,由于心脏血管功能不全,容易发生虚脱,此时应注意维护心脏。

作业与思考题

一、小结与讨论

1.致热原的致热作用与机制。

2.发热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二、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发热、体温过高、热原刺激物、致热原、热型。

2.体温升高就是发热吗?为什么?

3.简述发热的机制。

4.发热机体的物质代谢有哪些变化?

5.发热机体有哪些主要功能变化?

6.试述发热的生物学意义。

(杨保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