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

四、肉芽组织与创伤愈合

(一)肉芽组织

肉芽组织是由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所形成的富有毛细血管的幼稚型结缔组织。

1.肉芽组织的组成 结缔组织再生时,首先由创腔底部或损伤组织边缘呈静止状态的纤维细胞、未分化的间叶细胞等分裂增生形成的成纤维细胞,与新生的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肉芽组织。新形成的肉芽组织呈现鲜嫩、湿润的颗粒状,属于一种幼稚型的结缔组织,主要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以及不同数量的炎性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共同构成(图6.16,见彩插3)。

2.肉芽组织的作用 肉芽组织在组织损伤的修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是抗感染,保护创面,清理坏死组织;填补创口和其他组织缺损;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其他异物。

3.肉芽组织的成熟与演变 肉芽组织在修复创伤或损伤组织的同时,也开始其成熟过程。其中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停止增生,成纤维细胞间出现嗜银纤维、胶原蛋白与弹性蛋白沉着,分别形成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成纤维细胞则转化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闭合消失,炎性细胞逐渐减少,液体成分也不断吸收,组织固缩,逐步成熟和演变成灰白色较硬的瘢痕组织。

(二)创伤愈合

当组织、器官因受外伤的作用造成损伤或断裂后,由其周围健康的组织细胞分裂增生修复其损伤的过程,称为创伤愈合。其基本过程都是以炎症和组织再生为基础(肉芽组织修补缺口)。

根据损伤程度不同及有无感染,创伤愈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直接愈合 直接愈合又称为一期愈合。多见于创口较小,创缘整齐,组织缺损少,无感染,组织破坏程度和炎症反应轻微的轻度创伤的愈合,如无菌手术创口的愈合。

(1)愈合过程:

①创腔净化:首先是伤口内流出的血液与渗出物凝固,使两侧创缘初步黏合起来,随后创壁周围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并有液体渗出、嗜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以吞噬溶解和清除创腔内的凝血及坏死组织,使创腔净化,需2~3天。

②再生修复:由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形成肉芽组织填补伤口的缺损,同时由创缘表面新生的上皮细胞逐渐覆盖创面,完成创伤的直接愈合。

(2)特点:愈合时间短(约1周),愈合的组织不留瘢痕,或仅留一线状瘢痕,愈合的组织功能也完全恢复(图6.17,见彩插3)。

2.间接愈合 间接愈合又称为二期愈合。多见于开放性损伤,其创口较大,组织破坏严重,创缘不整齐,出血较多,并伴有感染,炎症反应剧烈,创腔内蓄积有多量的坏死组织或渗出物。

(1)愈合过程:

①创腔净化:在创伤形成的2~3天内,创腔周围的组织发生剧烈的炎症反应,此时可由血管内渗出大量浆液和吞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借以清除创腔,稀释毒素,溶解和吞噬坏死组织和病原微生物,约经7天。

②再生修复:从创伤底部和创缘周围开始增生出肉芽组织,逐渐填补创腔。与此同时,创缘表皮生发细胞也明显分裂增生,逐渐向创面中心伸展,覆盖创面。但由于创口较大,再生的被覆上皮往往不能完全覆盖创面,故在创面裸露出表面光滑明亮的瘢痕组织。

(2)特点:愈合瘢时间较长(约2周),愈合的组织不能完全恢复其原有的结构和功能,往往留有较大的瘢痕(图6.18,见彩插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