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和发病机制
病原为猪瘟病毒,属于黄病毒科瘟病毒属单股RNA病毒,目前认为猪瘟病毒只有一个血清型,但病毒的毒力差异很大。通常将猪瘟病毒分为高、中、低和无毒力株。高毒力株可引起各种年龄的猪发生典型的急性猪瘟,表现腹部和大腿内侧皮肤出血和回盲瓣口呈纽扣状结节。中毒力株一般引起亚急性或慢性感染,病猪有高病毒血症,低毒力株感染妊娠母猪时病毒可侵袭子宫中的胎儿,造成死产或胎儿生后不久即死去的弱仔,分娩时排出大量猪瘟病毒。
病猪和带毒猪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侵入机体。猪瘟病毒侵入猪体后,首先在扁桃体的隐窝上皮细胞内增殖,然后扩散至周围的淋巴网状组织,并在脾、骨髓、内脏淋巴结以及小肠的淋巴样组织中大量增殖,最后侵入实质器官。通常在感染后5~6天内病毒即可传播到全身,并经口、鼻、泪腺分泌物、尿和粪便等排泄到外界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