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缺 氧
【知识目标】
◆掌握缺氧的基本概念。
◆了解缺氧的发生原因与类型。
◆熟悉缺氧时机体的主要功能与代谢变化。
【技能目标】
◆能够识别各种缺氧动物可视黏膜的色泽变化。
◆能够根据缺氧动物临床表现,分析其发生原因和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动物机体因氧的供应不足,运输障碍或组织利用氧的能力降低,而致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发生障碍的病理过程,称为缺氧。
动物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不断地从环境空气中摄入氧气,空气中的氧通过动物吸气吸入肺泡,并透过肺泡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各部,供组织细胞生物氧化利用。氧在组织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生物氧化过程,最后生成CO2,并随静脉血运至肺脏,呼出体外。由此看来,氧在动物体内的用途是参与组织细胞的生物氧化过程,那么缺氧的本质就是组织细胞不能充分获得氧或不能利用氧,以致生物氧化过程产生障碍,所以,无论是氧供应不足、运输障碍或是组织细胞本身对氧的利用障碍,均可导致缺氧的发生。
知识拓展:常用血氧指标
•血氧分压(PO2)指以物理状态溶解在血浆内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
PvO2≈5.33kPa(40mmHg)
正常值 PaO2≈13.3kPa(100mmHg),动脉血氧分压取决于吸入气体的氧分压和外呼吸功能;当外界空气氧分压降低导致肺泡气氧分压降低,或通气、换气障碍,影响氧弥散入血时,此值变小。
静脉血氧分压主要决定于组织摄氧和利用氧的能力。
•血氧含量(CO2) 100mL血液内实际所含氧的毫升数,包括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和溶解在血浆内的氧。
正常值CaO2≈19mL/dL
其中溶解O2为0.3mL,与Hb结合的O2为18.7mL。
CvO2≈14mL/dL
当外界氧分压降低(溶解O2降低),Hb与氧结合能力降低时(与Hb结合O2少),血氧含量变小。
动静脉氧含量差,约为5mL/dL(每100mL,说明组织对O2的消耗量)。
•血氧容量 100mL血液在体外标准状态下与空气充分接触后,Hb结合的O2和溶解在血浆中O2的总量。
即最大含氧量,约为20mL/dL。
当Hb减少或它与O2的结合能力下降时,此值变小。
•血氧饱和度 血氧含量与血氧容量的百分比。
正常值 SaO2≈95% (19mL/dL)/(20mL/dL) =95%
SvO2≈70% (14mL/dL)/(20mL/dL) =70%
•氧离曲线 表示血氧饱和度和血氧分压之间关系的曲线,呈S形。
氧离曲线右移的生理意义:相同氧分压时,氧饱和度降低,即血液中的氧含量减少,血红蛋白释氧增多,可提高对组织细胞的供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