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材料的采取和送检
在尸体剖检时,为了进一步做出确切诊断,往往需要采取病料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查。送检时,应严格按病料的采取、保存和寄送方法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1.病理组织材料的采取和送检 采取的病理材料,要全面而且具有代表性,保持主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如肾脏应包括皮质、髓质和肾盂;胃肠应包括从黏膜到浆膜的完整组织等。采取的病料应选择病变明显的部位,而且应包括病变组织和周围正常组织,并应多取几块。切取组织块时,刀要锋利,应注意不要使组织受到挤压和损伤,切面要平整。要求组织块厚度5mm,面积1.5~3cm2;易变形的组织应平放在纸片上,一同放入固定液中。
病理组织材料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固定液量为组织体积的5~10倍。容器底应垫脱脂棉,以防组织固定不良或变形,固定时间为12~24小时。已固定的组织,可用固定液浸湿的脱脂棉或纱布包裹,置于玻璃瓶封固或用不透水塑料袋包装于木匣内送检。送检的病理组织学材料要有编号、组织块名称、数量、送检说明书和填写送检单,供检验单位诊断时参考(表9.3)。
表9.3 动物病理材料送检单
2.微生物检验材料的采取和送检 采取病料应于病畜死后立即进行,或于病畜临死前扑杀后采取,尽量避免外界污染,以无菌操作采取所需组织,采后放在事先消毒好的容器内。所采组织的种类,要根据诊断目的而定。如急性败血性疾病,可采取心血、脾、肝、肾、淋巴结等组织供检验;生前有神经症状的疾病,可采取脑、脊髓或脑脊液;局部性疾病,可采取病变部位的组织如坏死组织、脓肿病灶、局部淋巴结及渗出液等材料。在与外界接触过的脏器采病料时,可先用烧红的热金属片在器官表面烧烙,然后除去烧烙过的组织,从深部采病料,迅速放在消毒好的容器内封好;采集体腔液时可用注射器吸取;脓汁可用消毒棉球收集,放入消毒试管内;胃肠内容物可收集放入消毒广口瓶内或剪一段肠管两端扎好,直接送检;血液涂片固定后,两张涂片涂面向内,用火柴杆隔开扎好,用厚纸包好送检;小动物可整个尸体包在不漏水的塑料袋中送检;对疑似病毒性疾病的病料,应放入50%甘油生理盐水溶液中,置于灭菌的玻璃容器内密封、送检。
采取病料用的刀、剪、镊子等设备、器械,使用前后均应严格消毒。送检微生物学检验材料要有编号、检验说明书和送检报告单。同时,应在冷藏条件下派专人送检。
3.中毒病料的采取与送检 应采取肝、胃等脏器的组织、血液和较多的胃肠内容物和食后剩余的饲草、饲料,分别装入清洁的容器内,注意不能与任何化学药剂接触混合,密封后在冷藏(装于放有冰块的保温瓶内)的条件下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