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病理变化

二、病理变化

(一)血液形态学变化

贫血时外周血液中除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减少外,还可出现各种病理形态的红细胞,主要有两类:

1.退化型(衰老型)红细胞 此型红细胞形态各异(椭圆形、梨形、半圆形、哑铃形、多角形),大小不等,染色浓淡不均,多出现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过程。

2.再生型(幼稚型)红细胞 此型红细胞有多染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有核或留有核残迹的红细胞,多出现于失血性贫血和溶血性贫血时。

(二)共性与个性特点

1.共同变化 各种贫血都可表现血液稀薄、血凝不良,皮肤黏膜苍白,内脏器官色泽变淡,实质器官变性,浆膜、黏膜出血等变化。

2.特殊变化

(1)急性失血性贫血:可视黏膜突然苍白,体温、血压突然下降,心跳、脉搏快而弱。

(2)溶血性贫血:可出现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尿和溶血性黄疸,全身各组织,尤其皮肤黏膜发生黄染。

(3)营养不良性贫血:病畜表现极度消瘦,血液稀薄,血红蛋白显著减少,外周血液中出现淡染性红细胞和小红细胞。

(4)再生障碍性贫血:血液中除红细胞数减少外,白细胞和血小板也减少,外周血液中出现退化型红细胞,骨髓明显退化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