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机化与化生
(一)机化
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病理产物或异物(如坏死组织、炎性渗出物、血栓、血凝块、寄生虫、缝线等),被新生肉芽组织取代或包裹的过程,前者称机化,后者称包囊形成。脑组织坏死后,其机化不是由肉芽组织所取代,而是由神经胶质细胞来取代。
机化与包囊的形成可以消除或限制各种病理性产物或异物的致病作用,是机体抗御疾病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机化能造成永久病理状态,故在一定条件下或在某些部位,会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如心肌梗死后机化形成瘢痕,伴有心脏功能障碍;心瓣膜赘生物机化能导致心瓣膜增厚、粘连、变硬、变形,造成瓣膜口狭窄或闭锁不全,严重影响瓣膜功能;浆膜面纤维性渗出物机化,可使浆膜增厚、不平,形成一层灰白、半透明绒毛状或斑块状的结缔组织,有时造成内脏之间或内脏与胸、腹膜间的结缔组织性粘连;肺泡内纤维性渗出物发生机化,肺组织形成红褐色,质地如肉的组织,称其为肺肉变,使肺组织呼吸功能丧失。
(二)化生
一种已分化成熟的组织在环境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在形态和功能上完全转变为另一种组织的过程,称为化生。这常常是由于组织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或者某些理化刺激引起的。
根据化生发生的过程不同,化生可分为直接化生和间接化生两种。
1.直接化生 直接化生是指一种不经过细胞的增殖而直接转变为另一类组织的化生。例如,疏松结缔组织化生为骨组织时,纤维细胞可直接转变为骨细胞,进而细胞间出现骨基质,形成骨样组织,经钙化而成为骨组织。
2.间接化生 间接化生是指一种组织通过新生的幼稚细胞转变为另一类型组织的化生。多见于气管和支气管。若此处黏膜长时间受到刺激性气体刺激或慢性炎症的损伤,黏膜上皮反复再生,便可出现化生。例如:在慢性支气管炎时,支气管黏膜的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可脱落,经新生的细胞转变为复层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化生);肾盂结石时,肾盂黏膜的移行上皮也可脱落、新生而转变为复层鳞状上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