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时动物体功能的变化

二、发热时动物体功能的变化

1.神经系统的变化 发热时中枢神经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有的动物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表现兴奋不安,但有的动物则因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而对周围环境反应迟钝,呈现沉郁。高热期,中枢神经系统多处于抑制状态,故患畜精神沉郁。发热的初期或高热期,植物神经通常以交感神经兴奋占优势,进入退热期,交感神经兴奋性逐渐降低。

2.心血管系统的变化 发热时,由于交感神经兴奋和高温血液刺激心脏窦房结,使心跳加快、活动加强。体温每升高1℃,心跳每分钟约增加10次。发热初期,由于心脏功能加强和皮肤血管收缩,使动脉压有所增高;但到高热期,特别是进入退热期后,常因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外周血管舒张,动脉压下降。长期发热时(尤其传染病),由于体内的氧化不全的代谢产物和毒素等对心脏的作用,易使心肌发生变性;又因心跳过快,负担加重,常导致心力衰竭。此外,当高热骤退时,特别是解热药引起的体温骤退,可因大量出汗而导致休克,故应予以注意。在临床上对于老龄和幼龄病畜以及心血管系统患病的病畜更应注意。

3.呼吸系统的变化 高温刺激呼吸中枢,常出现呼吸加深加快,这有利于氧的吸入及散热,但是,持续高热往往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出现呼吸浅表,精神沉郁,这些变化对机体是不利的。

4.消化系统的变化 发热时因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腺体消化液分泌减少和胃肠管蠕动减弱,加之水分吸收加强,使肠内容物干燥,易于发生便秘。有时可因肠内容物发酵腐败而引起自体中毒,患病动物常呈现食欲减退,体温持续不降。

5.肾功能的变化 发热初期,交感神经兴奋,肾小球入球动脉收缩,肾小球血流量降低,尿生成减少。高热期则由于呼吸加快,水分蒸发增加,加之肾小球损伤及肾小管上皮变性,血浆蛋白滤出而回收功能障碍,以及分解代谢增强,酸性代谢产物增多,水、钠在体内潴留,因而临床上尿量进一步减少,并出现蛋白尿和酸性尿,严重时则无尿。退热期,由于肾小球血管扩张,血流增加,滤过率提高,尿量增多,氧化代谢产物排出也增多。

6.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变化 发热时,机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功能活动增强。表现为吞噬活动和抗体形成加强,补体活性增高,肝脏解毒功能也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