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谢变化

二、代谢变化

缺氧机体的物质代谢变化主要表现在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三大物质的代谢变化。其变化的特点是分解代谢加强,氧化不全产物蓄积,进而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一)糖类代谢变化

缺氧初期,由于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加强,机体出现一系列代偿性功能增强,体内基础代谢加强,特别是糖原的分解加强,血糖升高。但随着缺氧的继续加重,由于氧的供应不足,有氧氧化过程障碍,而无氧酵解过程加强,乳酸生成增多,故可引起高乳酸血症。

(二)脂肪代谢变化

随着糖原的大量分解、消耗,脂肪的分解过程也加强,并因缺氧脂肪的氧化过程障碍,氧化不全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的生成增多,并在血液中大量蓄积而引起酮血症。酮体可随尿排出,而引起酮尿毒症。

(三)蛋白质代谢变化

随着糖原和脂肪的分解加强,蛋白质的分解也增强。由于氧的缺乏,蛋白质的氧化分解过程发生障碍,氨基酸脱氨基过程发生障碍,致使血中氨基酸和非蛋白氮(尿素、尿酸、肌酸、肌酐等)的含量增加。

由于上述三大物质的分解加强和代谢障碍,氧化不全的酸性中间代谢产物(乳酸、酮体、氨基酸、非蛋白氮)在体内大量蓄积,故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同时,因缺氧初期呼吸加深加快,以增加氧的摄入,但由于过度地呼气,使体内CO2过多排出,使血中碳酸含量减少,引起低碳酸血症,而体内碱储则相对增加,故可合并呼吸性碱中毒的发生。

作业与思考题

一、小结与讨论

1.总结缺氧的原因与类型。

2.讨论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与代谢变化。

二、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缺氧、血氧分压、血氧含量、血氧容量、血氧饱和度、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

2.根据其发生原因不同可将缺氧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3.简述血液性缺氧、组织中毒性缺氧的发生原因和机制。

4.各种缺氧可视黏膜的变化有何区别?

5.缺氧机体有哪些主要功能和代谢变化?

(左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