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十三 神经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

实训项目十三 神经器官病变的观察与病理诊断

【实验目的】通过对神经器官(脑)病理标本与切片的观察,认识和掌握神经器官(脑)常见疾病的病理变化特征,并对其病变做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实训器材】眼观标本、病理切片、光学显微镜、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或显微图像转换系统、电脑、投影仪、病理图片等。

【实训内容】

1.牛脑病变:

(1)眼观标本:眼观可见蛛网膜及软膜水肿增厚,微混浊,血管因充血扩张,有时可见暗红色出血点,脑回增厚,脑沟狭窄。脑实质松软,切面潮红湿润,小血管充血、水肿及小点状出血。

(2)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呈非化脓性脑炎变化,表现为神经细胞变性和坏死,多数病例在变性的神经细胞浆中可见到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的嗜酸性包涵体。胶质细胞弥漫性或灶状增生,形成胶质细胞结节,或出现于神经细胞体内形成嗜神经细胞现象。小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呈围管样浸润,形成血管套。

(3)病理诊断:狂犬病非化脓性脑炎。

2.猪脑病变:

(1)眼观标本:眼观可见脑膜增厚,血管因充血而显露,有时可见暗红色出血点。脑实质松软,切面湿润,小血管充血、水肿,并有点状出血。

(2)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呈嗜酸性粒细胞性脑炎变化,血管壁及周围有许多幼稚性嗜酸性粒细胞和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脑实质血管数量增多,内皮肿胀变圆或脱落。血管扩张充血,周围间隙增宽,浸润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围绕血管形成管套。

(3)病理诊断:猪食盐中毒嗜酸性细胞性脑炎。

3.猪脑病变:

(1)眼观标本:眼观可见脑膜下和脑组织内形成有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化脓灶。化脓灶周围血管充血发红,形成分界线。

(2)病理切片:镜下可见脑组织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及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血管扩张充血,血管周围有少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周间隙水肿增宽。

(3)病理诊断:化脓性脑炎。

【实训考核】

1.描述非化脓性脑炎的病变特征。

2.描述3种眼观标本的病理变化特征。

3.绘制2张病理组织图,突出其病变特点,并完成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