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项目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复制实验与病变观察

实训项目二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复制实验与病变观察

【实训目的】

1.通过动物实验复制兔耳充血、淤血及淤血性水肿,使学生理解充血、淤血及淤血性水肿的形成机制。

2.通过复制病变与病理标本(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等)的观察,认识和掌握各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病理变化特点,并做出准确的病理学诊断。

【实训器材】

1.实验动物 白色家兔,每组2只。

2.实验器材 兔固定器、橡皮筋、剪毛剪、镊子,药棉、松节油若干,光学显微镜、显微数码互动系统或显微图像转换系统、电脑、投影仪。

3.病理标本 各种充血、淤血、出血、血栓形成、梗死等眼观标本、病理切片、病理图片等。

【实训内容】

1.将家兔固定在兔固定器内,观察记录兔耳皮肤的颜色、兔耳的厚度、温度及状态。

2.将一侧兔耳的根部用棉线或橡皮筋结扎,松紧适中;另一侧用松节油涂擦耳朵。

3.观察记录两侧兔耳皮肤的颜色,兔耳的厚度、温度及状态变化,与非试验兔比较。

4.观察各种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眼观标本与病理切片,掌握其病理变化特征。

(1)活体兔耳实验性充血:兔耳皮肤呈鲜红色,血管的数量增多,局部温度升高,兔耳稍增厚而直挺。

(2)活体兔耳实验性淤血:眼观可见兔耳皮肤呈暗红色或蓝紫色,血管怒张,局部温度降低,兔耳明显增厚而下垂。

(3)猪肺脏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病肺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变钝,颜色呈暗红色至黑红色。

②病理切片:镜下可见肺泡壁毛细血管及小静脉扩张,并充满红细胞。肺泡腔内、小叶间隔以及支气管腔内见有红染的均质物(血浆漏出液)和少许红细胞、巨噬细胞。

③病理诊断:肺脏淤血。

(5)猪肝脏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病肝体积增大,被膜紧张,边缘变钝,颜色呈暗红色或暗灰色。切面肝小叶中央部呈暗红色圆斑(肝小叶中央静脉扩张),肝小叶周边的肝实质呈灰黄色,整个切面呈红黄交错的槟榔样花纹,称为“槟榔肝”。

②病理切片:镜下可见肝小叶中央静脉及其临近的窦状隙扩张,并充满红细胞。严重淤血时,中央静脉及窦状隙高度扩张淤血,肝细胞索排列紊乱,或发生不同程度的萎缩甚至消失。小叶周边部的肝细胞肿胀,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的脂肪滴(脂肪变性)。

③病理诊断:肝脏淤血。

(6)猪皮肤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病变皮肤有大小不等的暗红色或黑红色出血斑或出血点。

②病理诊断:猪瘟皮肤出血。

(7)猪淋巴结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淋巴结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呈暗红色或黑红色,切面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②病理诊断:猪瘟淋巴结出血。

(8)猪肾脏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肾脏体积肿大,被膜紧张,表面和切面均弥散有针尖大至针头大出血点,表面类似麻雀蛋样外观。

②病理诊断:猪瘟肾脏出血。

(9)猪心瓣膜病变:

②眼观标本:眼观心瓣膜上形成形状不规则的疣状血栓,状似菜花样,质地硬脆,与瓣膜或心壁牢固相连,不易剥离。在切面上,表层为黄白色的血栓,深层可见从瓣膜长入的灰白色致密纤维组织。

②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其疣状物表面为白色血栓,主要由血小板、纤维素及崩解的白细胞组成。基部有肉芽组织自心瓣膜内伸入血栓内,使部分血栓发生机化。

③病理诊断:猪丹毒心瓣膜疣状血栓。

(10)绵羊心肌病变:

①病理切片:镜下可见其心肌内小动脉扩张,管腔中充满血栓性栓子。

②病理诊断:心肌血管血栓性栓塞。

(11)猪肾脏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梗死灶呈灰白色,周边有红色炎性反应带(充血、出血和白细胞浸润)。梗死灶呈锥体形,切面呈三角形,其尖端朝向器官内的血管闭塞部,底部位于血管的表面。

②病理切片:镜下可见梗死组织细胞坏死,胞核崩解或消失,严重时梗死组织仅留下模糊不清楚的轮廓,细胞成分完全消失,梗死灶外周可见充血、出血和白细胞浸润等炎性反应。

③病理诊断:肾脏贫血性梗死。

(12)猪脾脏病变:

①眼观标本:眼观脾脏体积稍增大,其边缘或表面有单个或多个隆起的大小不等的梗死灶,分界清楚,质度硬实。梗死灶暗红色或黑红色,干燥,无光泽。

②病理切片:镜下可见梗死区淋巴细胞和网状细胞崩解,呈现均质红染无结构状态,梗死灶内有严重的淤血和出血现象。

③病理诊断:猪瘟脾脏出血性梗死。

【实训考核】

1.记录兔耳充血、淤血及淤血性水肿的病理变化。

2.描述2种病理标本的病理变化特点。

3.绘制2张病理组织图,突出其病变特点,并完成图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