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

三、梗死对机体的影响与结局

梗死对机体的影响决定于梗死的器官和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肾、脾的梗死一般影响较小,肾梗死通常出现腰部疼痛和血尿;肺梗死有胸痛和咯血;肠梗死常出现剧烈腹痛、血便和腹膜炎等症状;心肌梗死影响心脏功能,严重者可导致心力衰竭甚至猝死;脑梗死出现相应部位的功能障碍,梗死灶大者可致死。四肢、肺、肠梗死等会继发腐败菌感染而引起坏疽。

梗死灶形成时,病灶周围扩张充血,并有白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继而出现肉芽组织。在梗死发生后24~48小时,肉芽组织已开始从周围长入梗死灶内,梗死灶逐渐被肉芽组织所取代,继而形成瘢痕。细小的脑梗死灶,形成胶质瘢痕,较大的梗死灶,病灶中心液化,周围绕有神经胶质纤维。

作业与思考题

一、小结与讨论

1.总结各种血液循环障碍发生的原因、分类。

2.讨论各种血液循环障碍时的病理变化特点及对机体的影响。

二、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充血、淤血、贫血后充血、出血、血栓形成、栓塞、梗死。

2.充血、淤血的病理变化有何不同?

3.减压后充血在临床治疗实践中有何意义?

4.出血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5.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血栓可分哪几种,其主要成分各是什么?

6.栓塞能否引起梗死?与哪些因素有关?

7.梗死可分为哪几种?其病理变化特点各是什么?

(陈文钦)